第144章 养母与生母(2 / 2)

“儿臣也想过!”永璜猛地攥紧了茶杯,指节泛白,茶水都晃出了几滴,“可儿臣实在不明白,这桩过去这么多年的事,她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宫里阿哥不少,为什么非要盯着儿臣不放!”

“因为你是皇上的长子。”甄嬛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永璜耳中,目光紧紧锁着他的眼睛,让他不得不正视这背后的算计,“如今先皇后丧仪期间,朝野上下都在看着,你身为长子,本就该是诸阿哥的表率——你的一举一动,不仅关乎你自己,还关乎皇家的颜面。若是你在这个时候失了分寸,比如为了额娘的事在灵前失仪,或是对先皇后的牌位不敬,传出去,你皇阿玛会怎么看你?”

她顿了顿,看着永璜眼底的迷茫渐渐褪去,继续说道:“你皇阿玛最看重‘孝’与‘礼’,丧仪期间,皇子若因私怨失了礼数,便是不孝不礼,不仅会失了圣心,还会被朝臣非议,说你‘公报私仇,不顾大局’。更要紧的是,你是本宫抚养长大的,你若出事,旁人不会怪你,只会说本宫教出的阿哥不懂规矩、不知轻重,本宫这个娴贵妃,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到那时,那些盯着后位、盯着储位的人,不就能趁机上位了吗?”

永璜这才如梦初醒,后背瞬间冒了一层冷汗,手心也湿了,他猛地抬头看向甄嬛,眼底满是后怕与愤怒:“儿臣……儿臣竟没想到这么深!他们是想让儿臣成弃子,再连累额娘您,好趁机夺走您的位子,还有……还有储位的机会!”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甄嬛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放缓了些,带着几分疼惜,“慌则乱,乱则错,这正是背后的人想看到的。这件事,本宫回去就让菱枝吩咐人查探——先找那两个小太监的底细,再查是谁在背后指使,总能找出些蛛丝马迹。你呢,就装作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知道,照旧参加丧仪,该行礼就行礼,该哭丧就哭丧,别让任何人看出你的不妥。”

她看着永璜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又补充道:“等先皇后的丧仪结束,风头过了,本宫再帮你好好查查你额娘当年的事——找些还在宫里的老嬷嬷、老太监问问,再查查当年的太医档案,不管真相如何,总能给你一个交代,不让你这颗孝心悬着。”

听到这话,永璜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站起身,对着甄嬛深深行了一礼,眼眶发红,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的感激:“儿臣……儿臣多谢额娘!若不是您点醒,儿臣恐怕早就闯下大祸,不仅查不到额娘的真相,还会连累您!”

甄嬛扶着他的胳膊,将他扶起,指尖轻轻拍了拍他的衣袖,拂去上面的细碎灰尘:“你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本宫怎会让你受人算计?只是这几日,你要格外小心——该哭的时候就好好哭,别让人觉得你‘假孝’;该守礼的时候就守礼,别让人挑出半分错处。宫里的人都盯着呢,一丝一毫的不妥,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变成对付你的把柄。”

永璜重重点头,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指尖攥着孝帕,心里的慌乱渐渐被坚定取代。可转念一想,昨日小太监提到的“纯妃”,又让他多了几分疑惑,忍不住问道:“额娘,昨日那小太监说,消息是从纯妃娘娘宫里传出来的……您说,这件事会不会是纯妃娘娘让人做的?她平日里看着温和,可宫里的人,谁也说不准背后藏着什么心思。”

甄嬛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的雨帘——雨丝还在织着,把殿外的垂柳都裹得模糊了。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深意,缓缓说道:“永璜,你要记住一句话,宫里的事,眼见未必为真,耳听未必为实。纯妃素来看着温和,可这温和背后藏着什么,谁也说不清;但反过来想,若真的是她做的,又何必把自己的名字摆出来?这不是明着给人留下把柄,让别人抓住她的错处吗?”

她顿了顿,看着永璜若有所思的模样,继续说道:“这宫里的人,个个都精明得很。有时候,把矛头指向别人,未必是为了害人,也可能是为了自保——比如借纯妃的名头,藏自己的踪迹;又或者,是想让你我怀疑纯妃,从而忽略了真正的幕后之人。这事没查清楚之前,谁都不能轻易下判断,否则就会中了别人的‘移花接木’之计。”

永璜听着,慢慢点了点头,心里的疑惑又解开了几分。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茶杯,茶水已经凉了些,可心里却因为甄嬛的话,渐渐安定下来——有娴额娘在,他好像就有了主心骨,再不用像昨日那样,对着一堆疑问乱撞,连方向都找不到。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董鄂氏温和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额娘,爷,点心备好了,要不要现在端进来?刚做的枣泥糕还热着,杏仁茶也温着,您二位趁热吃点,下午还要接着守丧呢。”

甄嬛抬眼看向门口,嘴角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语气也柔和了些:“进来吧。永璜,先吃点东西,你今日站了一上午,怕是早就饿了,别把身子熬坏了——下午还有好几个时辰的丧仪要应付,身子垮了可不行。”

董鄂氏应声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描金漆盘,里面放着四块温热的枣泥糕,旁边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杏仁茶;身后的宫人还捧着一方铜制的暖手炉,轻轻放在永璜手边:“爷今日站了一上午,手都凉了,暖暖手吧,别冻着。”

永璜看着手边的暖手炉,又看了看甄嬛温和的目光、董鄂氏关切的神色,心里的暖意更甚。他拿起一块枣泥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枣香在嘴里散开,驱散了几分寒意。他暗暗打定主意,往后定要谨言慎行,绝不能让背后的人得逞,也不能辜负娴额娘的一片苦心,更不能让额娘的孝心,变成别人算计自己的工具。

窗外的雨还在下,可永璜心里的迷雾,却已经散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