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海兰偶尔的痛呼和张嬷嬷的安抚声。甄嬛守在外间,不时叮嘱宫人添炭火,始终没有离开。海兰位分不高,平日里在后宫也不争不抢,如今生产,除了甄嬛,竟没几个妃嫔来看望——只有苏绿筠午后过来坐了半个时辰,带来些补身的燕窝,说了几句宽慰的话,便因担心三阿哥而匆匆离去;还有陈婉茵,傍晚时派宫人送来了一篮桂圆,说是能补气血,自己却没敢来叨扰。
临近傍晚时,弘历下了朝,特意派人来问海兰的情况。太监回禀说“海贵人仍在生产,宫口尚未开全”,弘历听闻,便先去了阿哥所看望永琏,只吩咐“一有消息,立刻去阿哥所报信”。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天色从浅灰变成深黑,宫人们换了好几轮暖炉,小厨房炖的参汤也热了三次。海兰的力气渐渐耗尽,脸色愈发苍白,阵痛却越来越频繁,到了后半夜,她无力的躺在床榻上,由张嬷嬷帮着调整姿势。
“姐姐……我……我好像撑不住了……”海兰抓着甄嬛的手,声音微弱,眼眶泛红,“这孩子……怎么还不出来……”
“别胡说!”甄嬛在外间鼓励着,“你想想,等孩子生下来,你就能抱着他,看着他长大,多好啊。再撑撑,张嬷嬷不是说宫口已经开得差不多了,再等等,孩子就能生出来了。”
就在这时,张嬷嬷突然眼前一亮,连忙对海兰说:“贵人!宫口开全了!您准备好,咱们要用力了!”
海兰咬咬牙,点了点头,在张嬷嬷的指导下,深吸一口气,拼尽全身力气往下用力。外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甄嬛和惢心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床榻的方向。
“再用力!贵人,再加把劲!孩子的头快出来了!”张嬷嬷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海兰额头青筋凸起,脸色涨得通红,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呼后,殿内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哇——哇——”
“生了!生了!是个小阿哥!”张嬷嬷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脸上满是欢喜,“贵人您看,小阿哥多精神,哭声多响亮!”
海兰闻言,紧绷的身子瞬间松弛下来,眼前一黑,几乎要晕过去,好在叶心及时扶住了她。甄嬛进到里间连忙吩咐:“快,给海贵人喂点参汤,让她歇歇。”目光落在张嬷嬷怀里的婴儿身上——小家伙裹在柔软的襁褓里,小脸皱巴巴的,眼睛还没睁开,哭声却中气十足,让人看了心头一暖。
“太好了……海兰,你看,是个儿子。”甄嬛俯身,在海兰耳边轻声说。
海兰虚弱地笑了笑,眼角滑下一滴泪,声音微弱却满是欣慰:“谢……谢谢姐姐……多亏了您……”
甄嬛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对惢心说:“快,派个人去阿哥所和养心殿报信,就说海贵人生了,是个健康的小阿哥,请皇上和皇后放心。”
惢心连忙应下,快步走了出去。此时已是半夜,延禧宫的偏殿里,烛火摇曳,婴儿的啼哭与海兰的轻喘交织在一起,竟驱散了冬夜的寒意,添了几分暖意。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弘历便亲自来了延禧宫。他先是走到软榻旁,看了看熟睡的海兰,又接过宫人递来的婴儿,小心翼翼地抱着,脸上满是笑意。“海贵人辛苦了,”他轻声说,目光落在婴儿脸上,“给朕生了个五阿哥,朕心愉悦。朕看你向来温婉贤淑,就晋封你为愉嫔吧,往后好好照顾五阿哥。”
海兰刚醒不久,闻言连忙挣扎着要起身谢恩,却被弘历按住:“你刚生产完,身子虚弱,不必多礼,好好歇着便是。”
站在一旁的甄嬛听到“愉嫔”二字,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抽——她之前还想着,海兰生了皇子,皇上定会有所晋封,现在却真的封了嫔位,只是这“愉”字,还真是选的有些潦草。
弘历又在延禧宫待了半个时辰,叮嘱宫人好好照顾愉嫔和五阿哥,才起身离开。消息传开后,后宫各宫的妃嫔都纷纷派人送来赏赐——有送绸缎的,有送珠宝的,还有送补身药材的,延禧宫的宫人忙得脚不沾地。
唯有皇后富察琅嬅,自昨日去了阿哥所后,便再也没有回来。甄嬛派去的宫人回禀说,二阿哥永琏的热一直没退,夜里还咳得厉害,皇后娘娘守在床边,一夜没合眼,连请安都免了,实在抽不开身来看愉嫔和五阿哥。
甄嬛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阿哥所的方向。冬日照在雪地上,泛着刺眼的光,她心里清楚,这后宫的平静,怕是又要被打破了——二阿哥病重,五阿哥刚出生就得圣宠,富察琅嬅的心里,怕是早已翻江倒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