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快穿:前攻略者他正在黑化 > 第167章 棋盘上的棋子与执棋手

第167章 棋盘上的棋子与执棋手(2 / 2)

他的目光扫过她冷静自持的脸,一字一句道:

「把它揪出来,踩死。」

十点差五分,林薇跟在顾夜沉身后,走进了位于顶层的大型会议室。

椭圆形的长桌旁已经坐满了人。看到顾夜沉进来,所有人立刻停止了交谈,齐刷刷地站起身,气氛瞬间变得肃穆而紧张。

「坐。」顾夜沉径直走到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自带威压。

林薇的位置被安排在顾夜沉的左手边,这个位置通常属于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或心腹。这个安排,立刻引来了数道探究、审视,甚至带着敌意的目光。尤其是在她对面,一个穿着藏蓝色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四十岁上下的男人,目光尤为锐利。林薇根据资料认出,他就是投资部副总,王明宇。

「开始吧。」顾夜沉没有任何寒暄,直接下令。

王明宇清了清嗓子,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率先开口:「顾总,各位同事,关于远航科技的收购项目,我们投资部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尽职调查。相信大家已经看过报告,远航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前景广阔,与我们集团的AI战略高度契合。虽然估值存在一定溢价,但考虑到其稀缺性和未来的成长性,我们认为这笔交易依然是值得的……」

他侃侃而谈,极力渲染着收购远航科技的美好蓝图,对林薇刚才指出的那些风险,要么一语带过,要么用“可以解决”、“问题不大”等模糊词汇轻轻略过。

林薇安静地听着,偶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一两笔,神情专注而认真。

王明宇发言结束后,其他几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也陆续发表了看法,大多持谨慎支持或观望态度。

「林助理,」顾夜沉忽然点了她的名,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她身上,「你刚接触这个项目,谈谈你的看法。不用顾忌,畅所欲言。」

这一刻,林薇明白,考验来了。顾夜沉将她推到了台前,她要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角色,更是一个能精准打击、引出背后黑手的“刀”。

她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王明宇脸上,微微一笑,笑容得体却毫无温度。

「王总的报告很详实,对远航科技优势的分析也很到位。」她先给予了礼节性的肯定,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有几个细节,我想请教一下王总。」

王明宇推了推眼镜,脸上笑容不变:「林助理请说。」

「关于远航科技的估值模型。」林薇语气平稳,吐字清晰,「报告中提到,其估值核心依据是‘灵犀’算法在未来三年内,能在智能安防领域占据15%的市场份额。我想请问王总,这个15%的市场预测,是基于哪些具体数据和行业分析得出的?我们是否独立验证过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王明宇显然有所准备,从容答道:「这个预测是基于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智研’发布的行业白皮书,以及远航团队提供的部分客户意向数据。」

「智研的白皮书我拜读过。」林薇不紧不慢地接过话,「其中确实提到了智能安防市场的快速增长,但并未对具体算法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做出如此精确的预测。至于客户意向数据……」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根据我所查到的公开信息,远航科技目前披露的几家意向客户,其中规模最大的‘辰安科技’,上个月刚刚与我们的竞争对手‘启明智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份‘意向’,不知还剩几分效力?」

王明宇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但很快恢复:「商业合作存在变数,这很正常。我们不能因为一家客户的变动就否定整个市场前景。」

「当然。」林薇点了点头,似乎同意他的说法,但紧接着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关于‘灵犀’算法的专利风险呢?报告中提到归属清晰,但我注意到,算法核心创始人李远航博士在校期间,曾与其导师赵教授共同发表过多篇相关论文,并且申请过一项基础专利。虽然李博士坚称‘灵犀’是独立开发,但法律上是否存在潜在纠纷风险?我们的法务团队是否出具了明确的无风险认定书?」

王明宇的额角微微渗出汗珠,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才道:「法务团队正在评估,目前认为风险可控。」

「可控?」林薇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据我所知,赵教授所在的实验室,近期接受了启明智能的一笔巨额捐赠。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一点专利瑕疵,都可能被竞争对手无限放大,甚至成为狙击我们收购的武器。王总,‘风险可控’这个结论,是否下得有些草率?」

接连两个尖锐的问题,直指尽调报告的核心漏洞,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众人看向林薇的目光,也从最初的审视、轻视,变成了惊讶和凝重。这个空降的总裁助理,似乎并不简单。

王明宇的脸色终于有些挂不住了,他强撑着笑容,语气却带上了几分生硬:「林助理,尽职调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面面俱到。你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后续都会跟进核实。但不能因为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就否定了项目的巨大价值。」

「王总误会了。」林薇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并非否定项目的价值,而是认为,在风险未被充分评估和解决之前,贸然推进收购,是对集团利益的不负责任。尤其是……」

她目光转向顾夜沉,仿佛在寻求最终裁定,但话语却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尤其是在估值明显偏离合理区间的情况下。三十亿的收购价,如果建立在充满水分的预测和未被厘清的风险之上,那么这笔交易,很可能不是投资,而是……一场为他人做嫁衣的‘输血’。」

「输血」两个字,她咬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