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华东新局(2 / 2)

谢福治宣读完毕,将电文放在桌上,看向张百川:“司令员,你讲几句?”

张百川站起身,缓缓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张百川开口:“命令大家都听到了。地盘大了,部队多了,名头响了。这是总部和中央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压在我们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他停顿了一下,让每个人消化这句话的分量:“以前,我们盯着的是山东这一亩三分地,想的是怎么打破囚笼,怎么反扫荡,怎么一口一口吃掉鬼子的旅团、师团。现在,我们的眼光要放出去,看向江苏,看向安徽,看向整个华东,我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山东的土桥一次,或者华北的冈村宁次,我们要考虑的,是华中日伪军的整体部署,是未来大反攻的路线图,”

他在地图上划过,从山东延伸到江淮大地:“六十万主力部队,十个纵队,这是多么大的一股力量,用好了是砍向鬼子脖颈的利刃;大兵团作战不是过家家,更不是土匪拉队伍,讲究的是一个‘严’字,一个‘细’字,”

张百川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在这里,我立几条规矩,你们都给我记牢了,传达下去,第一,旅以上指挥员,严禁带头冲锋,你们的指挥所,必须设在该在的位置,我要的是你们运筹帷幄,调动千军万马,不是要你们去当突击队长,谁要是把自己的脑子当肌肉用,就别怪我让他去炊事班背大锅,”

他的话引得几位以勇猛着称的司令员咧了咧嘴,但没人敢笑出声,都认真地点了点头。

“第二,各纵队、各旅之间,协同大于一切,今后作战,不再是你们一个旅、一个团自己打自己的,大兵团作战纪律是第一位的,步炮协同,步兵与骑兵的协同,纵队与纵队之间的战役配合,我要看到铁板一块,谁要是因为配合不力,贻误战机,甚至导致兄弟部队受损,严惩不贷,”

“第三,情报、通讯、后勤,这是大兵团作战的生命线,参谋部要立刻着手建立覆盖整个华东的情报网络,通讯营要确保联络畅通,后勤部门要拿出保障六十万大军机动作战和持续作战的方案来,这些事,陈参谋长,肖主任,你们要亲自抓,尽快落实。”

陈榘和肖桦立刻应道:“是,司令员,”

张百川直起身,语气放缓了一些,但其中的决心丝毫未减:“我们山东军区的老底子,是经过多年千锤百炼出来的。过硬的思想,过硬的作风,过硬的纪律,还有我们‘淬火班’、抗大分校培养出来的干部,这就是我们的底气,新加入的兄弟部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长处,要虚心学习,主动团结。华东军区是一个整体,我不希望听到什么‘山东老八路’、‘江南新四军’的门户之见,谁搞这一套,就是破坏团结,就是犯罪,”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具体的部队整编方案,参谋部会尽快下发。各纵队司令员、政委,回去后立刻着手准备,按照新编制进行调整、磨合。武器装备、兵员补充,军区会统一调配。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十个攥紧的、能砸碎任何敌人硬骨头的铁拳,”

“是,”众将齐声应诺。

会议结束后,将领们带着兴奋与紧迫感匆匆离去,各自返回部队。指挥部内,只剩下张百川、谢福治、陈榘和肖桦四人。

谢福治递给张百川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深吸了一口,说道:“司令员,压力不小啊。六十万人,三个省,这盘棋太大了。”

张百川接过烟:“压力大,舞台也大。总部在这个时候成立华东军区,意图非常明显。”他走到地图前点在东北方向:“世界反法西斯形势一片大好,苏联红军节节胜利。关东军的日子不多了。总部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就是要我们抓紧时机,壮大力量,不仅在山东站稳,更要向北方,向东北方向,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和主动权。”

陈榘接口道:“没错,我们光复了山东,占据了济南、青岛这样的要点,已经卡住了鬼子北上增援、南下撤退的一个重要咽喉。下一步,如何利用好我们这个位置,配合全局,是关键。”

肖桦补充道:“部队思想工作也要跟上。连续胜利,加上这次大规模扩编,部分干部战士可能会产生骄傲轻敌的情绪,或者对即将到来的、可能更艰苦的大范围机动作战准备不足。政治部会立刻下发指示,统一思想。”

张百川点燃了香烟:“老谢,老陈,老肖,咱们四个搭班子打过来,彼此信任,配合默契。现在摊子更大了,更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军事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部队建设,千头万绪,哪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谢福治表达坚定:“司令员,你放心。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华东军区这盘棋,我们陪你一起下,”

陈榘和肖桦也坚定地点点头。

张百川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的笑容:“好,那我们就给冈村宁次,给南京的汪伪,给重庆的老蒋,好好下一盘大棋,通知下去,华东军区成立的消息,立即向全军干部传达,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同时,严密监视日军动向,尤其是陇海线沿线和平津地区的鬼子,我预感,他们不会坐视我们顺利整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