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旅,巩固胶东,并向青岛外围发展,利用沿海优势,想办法搞到更多我们急需的物资。告诉许大胆,可以适当对伪军开展策反工作。”
“第四旅、第五旅,协同行动,横扫津浦路泰安至兖州段两侧的所有日伪据点,确保这条交通大动脉在我们控制之下,或者至少让它瘫痪。”
“第六旅、第七旅、第八旅,作为第二梯队,在鲁中腹地进行高强度整训,重点是攻坚和防御作战,随时准备支援主要方向。”
“两个骑兵旅,以旅为单位,交替出击,向鲁西北、冀鲁边方向进行大规模武装侦察,摸清鬼子可能的增兵路线,并广泛破袭交通线。”
“炮兵旅,统一调配各炮兵团,根据需要加强给主要作战方向。同时,抓紧训练新炮手,特别是对于兵工厂新下线的‘鲁造一式’山炮,要尽快形成战斗力。”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各部队任务、协同、主次关系一目了然。陈榘和参谋们根据张百川的部署,迅速草拟着具体的作战命令。
“关于抗大分校,”张百川最后强调,“校址就设在济南,利用现有的设施。我兼任校长,谢政委兼任政委,陈参谋长和肖主任负责具体校务。第一期学员,各旅旅长、参谋长、主力团长必须参加轮训,告诉他们,官当得再大,也得学习新东西,尤其是装甲和炮兵,谁要是跟不上,就别占着位置,”
“好,我立刻去安排。”肖桦应道,“教材和教员的问题,我来协调。”
谢福治看着地图,沉吟道:“司令员,我们光复了济南,控制了山东大部,目标太大了。我估计,鬼子的飞机很快就会来光顾。城防和防空,必须立刻加强。”
“没错。”张百川点头,“这事交给城防司令部。高射机枪、隐蔽工事都要搞起来。重要的工厂、仓库,特别是兵工厂和刚刚有点眉目的金矿,要分散、隐蔽,不能都摆在明面上。”
作战会议结束后,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山东军区在短暂的庆祝后,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新兵征集站前排起了长龙,兵工厂的炉火日夜不息,部队在广阔的区域内频繁调动,一边清剿残敌,一边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五天后,抗大山东分校在济南原一所中学的旧址上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张百川、谢福治、陈榘、肖桦全部出席。台下,是来自各部队的数百名精英学员,其中不少是身经百战的旅、团级干部。
张百川站在台上:“同志们,我们打下了济南,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仅仅是开始的结束,更艰苦、更伟大的斗争还在后面,鬼子不会甘心失败,反动派也想摘桃子,我们怎么办?”
他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坚毅的面孔:“靠勇敢?不够,我们红军、八路军从来就不缺勇敢,我们要靠学习,靠进步,以前我们缺枪少炮,只能打游击,现在我们有枪有炮,还会有坦克,怎么用?怎么步炮协同?怎么装甲突击?这些新学问,我们不懂,就要学,在座的,都是带兵的人,你们学好了,回去才能带出更强的兵,我们山东军区五十万主力,才能成为让小鬼子闻风丧胆的铁军,”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也点燃了所有学员的激情。
开学典礼结束后,张百川特意去看了看刚刚组建的装甲科和炮兵科。在临时划出的训练场上,几辆缴获的日军坦克和十几门各式火炮排列整齐,从各部队抽调来的技术骨干和抗大学员,正在教员的指导下,熟悉装备,讨论战术。
看着这群充满求知欲的指战员,张百川对身边的谢福治说:“老谢,你看,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等他们学成归队,咱们山东军区的战斗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谢福治深以为然:“是啊。不过,司令员,我总有点担心。我们这边搞得红红火火,其他战场……”
张百川的笑容收敛了些,望向西南方向:“是啊,全国抗战是一盘棋。我们在山东打得越好,就越能牵制鬼子兵力,支援其他战场。但反过来,如果正面战场继续溃败,鬼子的压力最终还是会转移到我们敌后战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快,要抢在鬼子调动更多兵力之前,把山东彻底经营成铁板一块,”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坚定:“告诉情报部门,密切注意华中、华南日军的动向,特别是靠近陇海线方向的鬼子部队。我有预感,平静的日子,不会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