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许多部队都在紧张地调动和准备。而在崂山柳树台,覆盖着重炮的伪装网被悄悄掀开一角,炮手们借着微弱的月光,最后一次校准着射击诸元。在“铸剑”仓库,弗里茨·霍夫曼和奥托·施耐德带着技术骨干,对那门庞大的岸防炮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检查,每一个螺栓,每一处液压接口都确认无误。
第二天清晨六点整,随着信号弹升上青岛上空,第二旅和第五旅的炮兵阵地上,骤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炮弹砸向港口外围的日军工事,火光和浓烟顿时笼罩了港区。
“杀啊,”
步兵们在炮火掩护下,跃出阵地,分成数路,向着港区方向发起了迅猛的突击。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响成一片,攻势看起来异常猛烈。
港口内,日军指挥部一片混乱。
“报告,八路军正向我港口东侧三号、四号阵地猛攻,”
“西侧也发现大量八路军在逼近,”
“敌人火力很猛,像是要总攻,”
日军指挥官冲到观察口,看着外面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景象,脸色铁青。“八嘎,他们是想一口吃掉我们,”他猛地转身,“命令各部队,死守阵地,立即给舰队发信号,请求舰炮火力支援,压制八路军进攻部队,特别是东侧海岸沿线,”
海面上,停泊在稍远位置的日军“足柄号”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也看到了岸上激烈的战况,接到了求援信号。
舰桥上,舰队指挥官犹豫了一下。他知道靠近海岸有风险,但眼看港口岌岌可危,如果港口失守,他们这些军舰留在海上也失去了意义。
“命令各舰,前出至近岸支援位置,目标,八路军进攻部队及海岸炮兵阵地,开火,”
庞大的“足柄号”巡洋舰率先调转船头,带着几艘驱逐舰,破开海浪,向着硝烟最浓烈的海岸线驶来。巨大的炮塔缓缓转动,粗黑的炮口指向了陆地。
“报告,鬼子军舰动了,正在向我海岸靠近,”观察哨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了鲁中指挥部。
张百川紧紧盯着地图上代表日军军舰的标记缓缓移动:“告诉柳树台,目标,‘足柄号’,进入射界后,自行决定最佳开火时机,给我狠狠地打,”
“命令‘铸剑’,继续隐蔽,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和海面上那正在移动的军舰上。陷阱已经布下,猎物正在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