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旅旅长许友忍不住插话:“司令员,那咱们就跟他硬碰硬,他三路来,咱们也三路挡回去。”
张百川摇摇头:“硬碰硬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咱们的家底攒起来不容易,不能跟他拼消耗。”他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我的初步想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捏成一个拳头,先打掉他一路,另外两路,采取运动防御、节节阻击、不断袭扰的办法,迟滞其行动,消耗其锐气,”
参谋长陈榘接过话头,详细解释道:“根据目前情报分析,鬼子中路的兵力最强,是主攻方向,但因其沿铁路线推进,目标明确,相对容易判断其动向。南北两路,看似策应,但如果其中一路被打残,整个围攻计划就会破产。我们的选择是关键。”
政委谢福治强调:“无论先打哪一路,政治工作必须跟上。要让战士们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打,树立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克服单纯防御或者盲目硬拼的情绪。”
张百川继续说:“具体先打哪一路,还要看冈村的最终部署和战场实际情况。但有几个原则,大家必须记住:第一,情报先行,各旅都要把侦察放到首位,我要随时知道鬼子每一路的具体兵力、装备、行进路线,第二,机动灵活,咱们现在家当厚了,但不能变成包袱,该转移时要果断,该出击时要迅猛,第三,步炮协同,这次把炮兵旅和各旅的炮兵集中使用,怎么分配火力,怎么掩护步兵冲击,各旅长心里要有数,第四,后勤保障,几十万人的大仗,弹药、粮食、伤员转运,一样都不能掉链子,肖主任,这方面你和地方上的同志要多辛苦,”
肖桦立刻回应:“司令员放心,支前工作我们已经做了预案,保证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能送上什么,”
接着,会议进入了热烈的讨论阶段。各旅旅长结合自己的防区和部队特点,纷纷发言。
第一旅旅长王坤说:“我们旅在鲁中,要是鬼子中路来,我们首当其冲。我的想法是,利用沂蒙山区的地形,层层设防,节节抵抗,把鬼子肥的拖瘦,瘦的拖垮,为主力集结争取时间,”
第二旅旅长钟伟嗓门洪亮:“我们二旅是预备队,司令员指哪儿我们打哪儿,但我建议,拳头既然要攥紧,就要打在要害上,最好能选择鬼子孤军冒进的一部,速战速决,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第五旅旅长梁初负责破袭交通线,他提出:“我们旅可以组织精干力量,提前潜入敌后,专门破坏鬼子的运输线,断他的粮草弹药,让他前线部队吃不饱饭,打不了枪,”
第八旅旅长聂峰智比较沉稳:“大兵团作战,通讯联络是关键。建议军区统一规定联络信号和应急方案,防止各部在运动中被割裂,失去联系。”
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张百川、谢福治、陈榘仔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记录,或者提出疑问。这种民主的、集思广益的战前会议,让整个作战构想越来越清晰,也让各位高级指挥员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准备。
培训的最后,张百川做总结发言:“同志们,冈村宁次来者不善,这是咱们山东军区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但是也没什么好怕的,咱们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山东三千万父老乡亲的支持,有二十多万经过战火考验的英勇将士,他冈村宁次想一口吃掉我们,就怕他没那个好牙口,”
他目光扫过全场:“回去以后,按照今天讨论的思路,各自抓紧准备,补充弹药,检修武器,进行针对性训练,特别是防空、防炮和反坦克,同时,注意部队休整,保持战斗力。具体作战命令,等候军区通知,”
“是,”所有将领齐声应答,声音坚定有力。
淬火班顺利结束了,他们带着明确的思路星夜返回各自的部队。齐鲁大地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围剿大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