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战役刚刚结束,张百川站在刚铺开的地图前,点在了一个地方——井陉煤矿。
“老罗,老萧,老吕,”张百川目光扫过三位搭档:“部队需要休整没错。但鬼子现在被我们打得缩在城里不敢动弹,这个空档期,我们不能光是埋头练兵。”
罗政委看着地图:“你的意思是,再打井陉煤矿?”
“对,”张百川语气肯定:“上次打井陉,我们和晋察冀军区合作,抢出了设备,壮大了咱们的晋中军区的三岔沟兵工厂。可后来鬼子又占了回去,加强了守备。现在,咱们兵强马壮,根据地连成一片,我看,是时候把井陉煤矿彻底拿下来,攥在自己手里,”
萧参谋长沉吟道:“井陉煤矿的位置确实关键,处在正太路上,煤炭资源丰富。如果能拿下并守住,对我们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意义重大。不过,鬼子在那里经营日久,碉堡林立,铁丝网、壕沟一层套一层,强攻代价不小。而且,一旦我们动手,阳泉甚至太原的鬼子,会不会迅速增援?”
张百川点点头:“参谋长的顾虑很对。所以这次我们不能像上次那样打了就走,要立足于打下来,还要守得住,”他详细阐述自己的构想:
“我的想法是,这次攻打井陉煤矿,要‘快、狠、准’,”
“快,就是准备要快,进攻要快。趁鬼子新败,惊魂未定,我们迅速集结兵力,以雷霆之势拿下煤矿,”
“狠,就是打击要狠。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特别是我们的炮兵,要发挥关键作用,一举砸开鬼子的乌龟壳,”
“准,就是目标要准。重点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和指挥系统,同时要尽量保护煤矿的设施,特别是那些采煤、运煤的设备,以后我们还要靠它出煤呢,”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吕正:“老吕,矿区里面的情况,我们地下工作的同志,最近有没有新的消息?”
吕正立刻回答:“有,我们的人一直在摸情况。鬼子在煤矿增加了守备兵力,加上原来的矿警队,总兵力接近一万人。重点加强了矿区东面和北面的工事,因为那边靠近铁路,他们担心我们破坏运输线。矿工里面,我们的力量也在发展,到时候可以里应外合。”
“好,”张百川看着众人:“里应外合,这是个关键,通知下去,让地下党的同志加紧工作,摸清鬼子兵力部署的详细图纸,特别是那些暗堡和火力点的位置。总攻的时候,组织矿工兄弟暴动,从内部配合我们,”
罗政委接口道:“政治动员要跟上。打下井陉煤矿,我们就有更多的煤炭用于兵工厂,就能造出更多的子弹、手榴弹,更好地打鬼子,这是为根据地插上一根输血管,”
萧参谋长补充战术细节:“既然要守住,光靠攻打煤矿的部队不够。必须部署强有力的打援兵力。我建议,以第三旅、第四旅为主力,配属炮兵旅一部,负责主攻煤矿。第一旅、第二旅部署在矿区以西、以北的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专门对付从阳泉、太原方向来的援敌。第五旅、第六旅负责南线,看住天津方向的鬼子。骑兵旅作为机动预备队。”
张百川仔细听着,点了点头:“这个部署我同意。告诉各旅,这次作战,不同于以往的伏击和运动战,是硬碰硬的攻坚战和阻击战,各部队必须充分准备,弹药、攻坚器材、土工作业的工具,一样都不能少,特别是炮兵,炮弹要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