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敌工部的活动也更加频繁活跃。一些化装成商人秘密潜入敌占城市。老耿带队,在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中,成功从太原城外的一个铁路修理厂,接出了两名精通机械加工的老师傅和他们的家眷,还顺手带走了一工具箱珍贵的维修工具和几本技术手册。
兵工厂所在的三岔沟,比以前更加繁忙。新开辟的窑洞成了车间,在老赵和陆续到来的技术人才带领下,工人们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工艺。
张百川经常去兵工厂视察。他看着老师傅们如何将一块钢铁,加工成炮闩零件;会蹲在浇铸工位旁,看着通红的钢水被倒入模具,冷却后变成炮弹的弹体。
“司令员,你看,”老赵指着一个刚加工好的炮弹壳,脸上混合着油污和兴奋:“这是咱们用缴获的铜料,自己熔炼、拉拔出来的弹体,虽然比鬼子的粗糙点,但能用,就是发射药和引信还是大难题,特别是引信,太复杂,我们现在还造不了。”
张百川拿起那个沉甸甸的弹壳,仔细端详着:“一步一步来,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能复装子弹,能造手榴弹,现在又能造弹体,这就是天大的进步,引信和发射药,咱们再想办法,”
一个月后,兵工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老赵激动地向张百川和罗政委报告:“司令员,政委,我们用土办法,结合缴获的鬼子炮弹,初步摸到了仿制九二式步兵炮炮弹的门路,虽然射程和精度可能不如原装的,但肯定能炸响,第一批试生产的二十发,准备过几天拿到靶场试射,”
张百川用力拍了拍老赵的肩膀:“老赵,你们立了大功了,告诉同志们,试射成功,我给你们庆功,”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萧参谋长拿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脸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司令员,政委,情况有变。我们潜伏在太原的内线传出消息,梅津美治郎并没有闲着。他一方面加紧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和物资控制,特别是对铜、锡、硫磺等战略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华北方面军乃至关东军的进一步支持,正在秘密组建一支特殊的‘挺进队’,由熟悉山地作战的军官和汉奸向导组成,配备精良的自动火器和电台,专门针对我根据地核心区域,尤其是兵工厂、指挥部等要害目标,进行长途奔袭和破袭作战。”
罗政委皱眉道:“看来,梅津是换了个打法打断我们的发展势头。”
张百川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点穴那也得找得到穴道,点得准才行,他想搞特种破袭,咱们就给他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敌占区:“他加强控制战略物资,我们就扩大武工队的活动范围,到更远的地方去搞物资,他想派挺进队来偷袭,咱们就加强根据地的警戒和民兵联防,布下天罗地网,同时……”
张百川戳在代表兵工厂的三岔沟位置:“告诉老赵,兵工厂的扩建和隐蔽工作要加速,重要的车间和仓库,必须转入地下或者更加隐蔽的山洞,我们要让梅津的挺进队,来了就找不到北,”
他转过身,对罗政委和萧参谋长说:“我们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越是有人想打断我们,我们就越要鉴定信心,通知各部,提高警惕,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咱们晋中军区,就是要在这鬼子的心窝子里,把根扎得深深的,把剑磨得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