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300章 省长的“示好”,一份关于新区的棘手授权!

第300章 省长的“示好”,一份关于新区的棘手授权!(1 / 2)

“但是……”

这两个字从陆远的口中吐出,音量不高,却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会议室里,那刚刚因他前半段话而略微舒缓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刚才的“审视”和“欣赏”,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穿透他那张谦恭的面孔,看清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赵立春省长脸上的笑容,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凝滞。他依旧保持着站立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看着陆远,眼神里那份和煦的“欣赏”,悄然转变为一种深沉的“探究”。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究竟要耍什么花样。

主位上,一直沉默不语的省委书记孙建国,终于缓缓抬起了眼皮。他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第一次真正地、不加掩饰地聚焦在了陆远的身上。

陆远能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压舱内,四面八方涌来的无形压力,让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有些沉重。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将决定他在这座权力舞台上的第一步,是踩在坚实的地面上,还是踩进一个万劫不复的泥潭。

他没有停顿太久,让这股压力发酵成真正的敌意。他脸上的“激动”和“振奋”未减,只是多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和“责任感”。

“但是,省长,各位领导。这份信任太重了,这份权力太大了。”陆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像是被这巨大的责任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我激动,是因为看到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改革、支持新区的巨大决心。我忧虑,是因为我深知,这几项权力,每一项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着全省发展的大局。”

他微微躬身,姿态放得更低,目光诚恳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我怕,我怕自己太年轻,经验不足,怕我们星海市的干部队伍能力不够。万一因为我们工作上的疏忽,没能把这些宝贵的权限用好,甚至用出了偏差,那不仅是辜负了省委的重托,更是对全省发展大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责任,我担不起,我们星海市也担不起。”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他没有拒绝,反而将这份“厚爱”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定义为“关乎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性权力。然后,他以“年轻”、“经验不足”为由,表达了自己的“惶恐”,巧妙地将问题的焦点,从“要不要接”,转移到了“能不能接好”上。

这一下,就像打太极,把赵立春那势大力沉的一拳,引向了旁边。

赵立春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听懂了陆远的潜台词。这个年轻人,滑得像一条泥鳅。

“呵呵,”赵立春干笑了两声,重新坐下,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摆出了一副更加放松,也更具压迫感的姿态,“陆远同志,你的顾虑,我理解。年轻人嘛,有冲劲,也要有敬畏之心,这是好事。”

他先是肯定了陆远的“态度”,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改革,哪有万无一失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允许试错。如果因为怕犯错误,就不敢迈步子,那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突破?”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不再仅仅看着陆远,而是扫向了全场。

“今天,我就把省政府的方案,具体说一说,大家一起议一议。”

他这是不给陆远继续“打太极”的机会,要直接把“菜”端上桌,逼着所有人表态。

“第一,关于投资审批权。”赵立春伸出一根手指,“我提议,将总投资额在五十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不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内外资项目,其审批权限,由省发改委,直接下放到星海市。星海市批准后,只需向省发改委报备即可。”

话音刚落,坐在斜对面的一个戴着眼镜、面容清瘦的男人,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了一道重重的墨痕。

陆远的眼角余光瞥到了他面前的席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建业。李建业同时还兼任着省发改委的党组书记。这第一刀,就精准地砍在了他的身上。

五十亿!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五十亿以下的项目几乎涵盖了其招商引资的绝大部分。这意味着,省发改委对星海市的投资项目,将从“审批者”沦为“备案员”,几乎完全丧失了控制权。

李建业的脸色沉了下去,但他没有作声,只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二,关于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权。”赵立春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依旧平稳,“在新区获批的四百平方公里范围内,除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外,其土地利用的详细规划、年度用地指标的分配和个别地块的用途调整,授权星海市自行决定,报省国土厅备案。”

坐在李建业旁边的一位身材微胖的常委,下意识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但杯子放下时,发出了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嗑哒”声。他是分管农业和国土的副省长。

这一刀,同样又准又狠。土地是地方发展的命脉,用地指标更是稀缺资源。将这部分权力下放,等于给了星海新区一柄无上的尚方宝剑,可以极大地提升开发建设的效率。但同时,也彻底架空了省国土厅对新区的核心管理职能。

“第三,关于环境评估权。”赵立春的第三根手指也伸了出来,“除国家和省里明确要求由省级部门进行环评的重污染、高风险项目外,其余所有项目,其环评报告的审批权,由省环保厅下放至星海市。”

会议室里的气压,已经低到了冰点。

发改、国土、环保,这三个在地方项目审批中权力最大、关卡最严的“三座大山”,被赵立春轻描淡写地“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