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长,我们的申报方案,已经完成了第三轮的修订。”一位副市长指着大屏幕上的ppt,语气自信,“方案的核心,是打造‘一廊三区’。即以石安市为核心,构建辐射全省的‘冀东科技创新走廊’;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区、数字经济产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个定位,完全契合了省里‘强省会’的战略,也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的要求。”
科技厅的专家跟着补充道:“方案里关于科创走廊的部分,我们厅里会全力支持。我已经和几家国家级实验室的负责人沟通过了,他们都同意在我们的方案上,签下合作意向书。”
冀东大学的教授也笑着说:“我们学校的几个院士,也都愿意出任新区的专家顾问。高市长,单凭这几个院士的名字,分量就足够了。”
“哈哈,有各位鼎力相助,我们石安市这次,是如虎添翼啊!”高建成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各位都是省内各个领域的顶梁柱,有你们的支持,我们这次申报,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地图上,星海市的位置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星海市的陆远同志,是个很有冲劲的年轻人,能力也很突出。我们还是要尊重对手。”高建成话说得很漂亮,但语气里的那份从容,却透露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尊重,但并不畏惧。
在他看来,陆远就像一个武功高强的江湖游侠,单打独钟或许很厉害。但现在,是两个国家在打仗。他高建成这边,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背后还有整个朝廷的支持。陆远那边,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是匹马单枪。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高市长说的是。”一位副市长笑着接话,“我们已经研究过星海市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港口和海洋。我估计,他们的方案,肯定会围绕‘海洋经济’来做文章。但这恰恰是他们的短板。他们的海洋经济,还停留在航运和捕鱼上,不成体系,更没有高端产业支撑。拿这个去申报国家级新区,太单薄了,格局也小了。”
在座的专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他们这些正统的学院派和技术官僚看来,国家级新区必须是综合性的,是能引领一个区域全面发展的。星海市那种“偏科生”,根本上不了台面。
“好了,方案的大方向就这么定了。”高建成拍了拍手,做了总结,“接下来,就是细节的打磨。我们的目标,不是通过省里的评审,而是要拿出一个让国家发改委都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可以作为全国范本的完美方案!”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充满信心的掌声。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国家级新区的名额,已经是石安市的囊中之物。星海市,不过是这场盛大演出中,一个无足轻重的“陪跑”者。
风声,很快从省委大院吹向了四面八方。
“听说了吗?石安市那边,把省里能请到的专家都请过去了,连夜加班搞方案呢!”
“那还用说?这不明摆着是给石安的嘛,省会啊,不给它给谁?”
“星海市这次估计就是陪太子读书了。那个陆远虽然厉害,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啊。省里的大腿,明显是站在高市长那边的。”
省直机关的食堂里,网络上的论坛里,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星海市,没戏。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吴兴国的耳朵里。他一天给陆远打了三个电话,每一次都是火急火燎,每一次,都被陆远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老吴,急什么。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是陆远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吴兴国握着被挂断的电话,愣了半天,一屁股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飞?现在是人家的大炮都快推到城门口了,你还在这等子弹飞?
他想不通,也看不透。
而此刻,陆远正站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前的桌子上,铺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冀东,甚至没有停留在国内。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太平洋,最终,落在了大洋彼岸,一个叫“硅谷”的地方。
秘书小王端着泡好的茶,轻轻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有些好奇地问:“市长,您在看美国地图?”
陆远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小王,你觉得,我们那份‘科幻’一样的方案,最缺的是什么?”
小王想了想,迟疑地回答:“缺……钱?还是缺技术?”
“不。”陆远转过身,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
“我们缺的,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闭嘴,并且相信我们不是在画大饼的……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