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碰了一鼻子灰(2 / 2)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而且,陆市长,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一搞,把省里置于何地?星钢是利税大户,也是维稳的重中之重。你把污染的盖子揭了,逼着省里表态。帮我们,就得罪了星钢和它背后的利益链;帮星钢,又失了环保的立场。这等于是把一道无解的难题,直接甩到了省领导的桌上。领导们嘴上不说,心里会怎么想我们星海市?会怎么想你这个新市长?”

这番话,说得推心置腹,入情入理,每一句都点在官场最敏感的神经上。

小陈在一旁听得冷汗直流,他觉得李副市长说的每个字都对,自家市长这次,确实是鲁莽了。

“所以,依我看,”李建业做了总结,“这件事,不能急。得慢慢来,徐徐图之。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跟星钢那边建立一个沟通机制。环保改造的事,可以先搞个试点,弄一两个小项目,花钱不多,又能出点成绩。这样,对上对下,都有个交代。陆市长你刚来,正是要出政绩、稳根基的时候,没必要在星钢这棵树上吊死,影响了全市发展的大局啊。”

这套说辞,滴水不漏,堪称官场“拖字诀”的经典范本。

陆远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微笑。

等李建业说完,他才点了点头,诚恳地说:“李市长,您这番话,真是金玉良言。您是老领导,看问题比我深,比我远。您说的这些顾虑,我都记下了,会认真考虑的。”

看到陆远“听了进去”,李建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锐气十足,但好在还听得进劝,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莽夫。

他又勉励了几句,心满意足地端着保温杯走了。

李建业前脚刚走,分管城建的张副市长、分管农业的王副市长,像约好了似的,也先后找了各种由头过来“汇报工作”。

话术大同小异,核心思想高度一致:星钢是巨无霸,惹不起;省里关系复杂,得罪不起。我们支持市长您抓环保,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一时间,市长办公室门庭若市,气氛却比外面深秋的寒风还要凉上几分。

送走最后一位“前来关心”的副市长,办公室里终于恢复了宁静。

小陈一脸愁容,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陆远看着他那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有些好笑。

“市长,”小陈终于忍不住了,“李市长他们……说得好像也有道理。我们是不是……太急了?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啊?”

陆-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夜景。

“小陈,你觉得,他们是真的在为我好,还是在为他们自己好?”

小陈愣住了。

“他们害怕。”陆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待得太久了,习惯了风平浪静,习惯了按部就班。任何一点可能打破现有平衡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劝我,不是因为我错了,而是因为我的‘正确’,让他们感到了不安。”

“至于得罪人,”陆远转过身,笑了,“如果做正确的事,就一定会得罪人。那我选择,得罪他们所有人。”

小陈呆呆地看着陆远,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就在这时,陆远桌上的座机响了。他走过去,接起电话。

“陆市长吗?我是云州市政府办公厅的,我们市长姓周。他想跟您通个电话,不知您现在是否方便?”

陆远的眼睛亮了。

他等的鱼,上钩了。

“方便,请他接过来吧。”

片刻之后,一个沉稳而略带疲惫的男声从听筒里传来:“是陆市长吗?我是云州的周启明啊。”

“周市长,你好。”

“陆市长,不跟你客套了。”周启明开门见山,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你们星海市星钢排下来的污水,已经让我们全市停水超过三十六个小时了!市民意见沸腾,省里领导也打了好几个电话来询问情况!这件事,你们星海市,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电话里的咆哮,连站在一旁的小陈都听得清清楚楚。

然而,陆远却像是没听到对方的怒火,他只是平静地问了一句:“周市长,光要一个说法,能解决问题吗?”

电话那头的周启明愣住了。

“那……那你想怎么样?”

陆远走到巨大的星海市地图前,目光顺着那条蓝色的星江水系,一路向下,最终落在了下游那个名为“云州”的城市标记上。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仿佛落下了一枚关键的棋子。

“周市长,我想和您,联手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