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我们不想为难您。三十年过去了,很多事,该有个了断了。”张金山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外面车里,我们聊聊?”
棋牌室里依旧嘈杂,但李卫东的耳边,却只剩下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他知道,躲了三十年的那场噩梦,终究还是找上门来了。
……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停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后面的僻静小巷里。
车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卫东坐在后排,双手死死地攥在一起,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说吧。”张金山的声音很平静,“当年是谁让你签的字?”
李卫东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们已经查到,另外两个‘专家’,一个叫王建国的,纯属杜撰,查无此人。另一个叫孙胜利的,是当时县招待所的厨子,三年前得癌症死了。”赵峰翻着手里的笔记本,冷冷地说道,“现在,活着的知情人,就只剩下你了。”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卫东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座椅上。
“我说……我说……”他的声音嘶哑,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是……是方秘书。”
“哪个方秘书?”张金山追问。
“方振邦……当时县委办的秘书,跟在老书记身边的……”李卫东闭上眼睛,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是他找到了我。他说我弟弟的事,他能帮忙摆平,但要我帮他一个小忙。就是在一份文件上签个字。”
方振邦!
听到这个名字,张金山和赵峰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他们本以为,这件事最多是刘振华在背后捣鬼,没想到,竟然直接牵扯出了三十年前就在县委核心工作,如今已是市里退休大佬的方振邦!
“他让我签的,就是那份鉴定报告。”李卫东的声音越来越低,“他说这是领导的安排,是组织上的需要。签了字,我弟弟没事,我自己也能从资料员转成干部编制。我……我当时鬼迷了心窍,就签了……”
“文件是谁起草的?”张金山继续问道。
“是刘振华。”李卫东毫不犹豫地回答,“当时他还是个年轻技术员,就是他拿着文件来找的我。方秘书在旁边看着,他签完,就轮到我签。那个叫孙胜利的厨子,也是他们找来的,听说给了他五十块钱。”
线索,在这一刻完全串联起来了。
刘振华起草虚假报告,方振邦利用职权和威逼利诱的手段,找来两个小人物伪造专家签名,最终将石长青扳倒,为刘振华的上位铺平了道路。
而方振邦,正是刘振华日后在官场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和靠山。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官场倾轧,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精心策划的政治构陷!
张金山没有再问下去。他知道,再往下,就不是他这个级别能够随意触碰的了。他必须立刻向王正国汇报。
“今天我们谈话的内容,我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张金山看着李卫东,眼神变得异常严厉,“如果走漏了半点风声,你弟弟三十年前的案子,我们会一查到底。你应该明白后果。”
李卫东吓得连连点头:“明白,明白!打死我也不说!”
桑塔纳轿车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小巷。
当晚,市纪委大楼,王正国的办公室。
“书记,鱼饵已经找到了,顺着鱼线往上摸,摸到了一条大鱼。”张金山将一份整理好的审讯笔录,放在了王正国的桌上。
王正国拿起笔录,一字一句地看着。当“方振邦”三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缓缓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穿着八十年代的干部服,并肩站在市委大楼前。
其中一个,是他王正国。
而另一个,正是当年还被称为“小方”的,方振邦。
王正国看着照片上那个笑容灿烂的昔日同僚,眼神变得无比复杂。他怎么也想不到,那张笑脸背后,竟隐藏着如此龌龊的交易。
他将照片重新放回抽屉,合上。
“惊蛰”行动的第一声春雷,比他想象中还要响亮。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沉吟片刻,拨通了市委书记的号码。
“周书记,我王正国。有个重要情况,我想当面向您汇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