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90章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也是一步登天的阶梯!

第90章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也是一步登天的阶梯!(2 / 2)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一种导演众生命运的奇妙快感。他深吸一口气,胸中的郁结与惶恐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静的疯狂。

他重新坐直了身体,将那张关系图铺平在桌上,眼神锐利如刀,开始重新审视这盘棋局。

他现在是棋手,不再是棋子。

那么,作为棋手,第一步该怎么走?

直接拿着磁带和资料去找市纪委?

不行。

陆远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他的人设是【甘于寂寞的研究员】,一个与世无争、甚至有点天真的老好人。一个这样的人,突然拿出一份能扳倒前市人大主任的惊天证据,这本身就不合逻辑。

别人第一个怀疑的,不是证据的真伪,而是他陆远的动机。你是谁?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些东西?你背后还有谁?一连串的问号,会让他立刻从一个“举报人”,变成一个“嫌疑人”。

在官场,做事的方法,有时候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去做一件正确的事,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所以,他不能亲自出面。这颗炸弹,威力太大,他自己拿着,会先把自己炸死。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信使”,一个能把这颗炸弹,安全、精准地送到它该去的地方的人。

这个信使,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他必须有足够的份量和渠道,能将这份材料直接递到市里最高决策层的案头,而不会在中间环节被方振邦的势力拦截或压下。

第二,他必须有引爆这颗炸弹的动机。要么是与方振邦有旧怨,要么是政治上的死对头,要么是本身就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着称,眼里揉不得沙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人必须足够聪明,能明白陆远递过来的不是炸弹本身,而只是一个“引信”。他会顺着这个引信,自己去找到炸弹,然后以他自己的名义,来引爆它。

这样一来,陆远就能完美地隐身幕后,将自己从这件事里彻底摘出去。

事成之后,他是那个提供了关键线索的“有功之臣”;即便事情败露,他也只是一个“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历史疑点的档案管理员。进可攻,退可守。

陆远的大脑高速运转,记忆宫殿里,安河市官场那副庞大的人物星图再次亮起。一个个名字在他眼前闪过,又被他一一划掉。

市长?不行,市长刚来不久,根基不稳,未必愿意为了一个退休的前任,去掀起这么大的风波。

市委副书记?更不行,他本身就是方振邦一手提拔起来的,是方系人马的核心。

……

陆远的目光在星图上反复搜寻,像一个在黑夜里寻找北极星的旅人。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个名字上。

一个曾经帮过他,甚至可以说是他官场生涯第一个“贵人”的名字。

市纪委,王书记。

陆远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是他!

王书记刚正不阿,在安河市是出了名的“铁王”。他不是方振邦派系的人,甚至因为行事过于刚硬,还得罪过不少人。由他来揭开这个盖子,名正言顺。

而且,陆远和他有过交集。当初在青阳镇,正是王书记的一拍桌子,才有了陆远的第一次绝地翻盘。这份香火情,虽然不大,但足以构成一次“偶遇”和“汇报”的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陆远敏锐地记得,当初王书记在处理镇长张建国的事情时,说过一句话:“我最恨的,就是这种利用职权,欺上瞒下,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功臣变成罪人的蛀虫!”

石长青的案子,不正是这句话最完美的写照吗?

陆远几乎可以肯定,只要王书记知道了这件事的蛛丝马迹,以他的性格,绝对会一查到底。

目标,锁定了。

陆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的力气都像被抽空了,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他将那张关系图和那盘磁带重新藏好,然后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满是灰尘的窗户。

一股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

他看着窗外县委大院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安河县的这个冬天,恐怕要比往年,冷得更久一些了。

而他,将是那个亲手点燃第一把火的人。

现在,问题来了。

他该如何创造一个完美的“剧本”,让他在市里,和一位日理万机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来一场看似不经意,实则惊心动魄的“偶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