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61章 新的舞台,副镇长的权力与责任!

第61章 新的舞台,副镇长的权力与责任!(1 / 2)

###

陆远成为青阳镇副镇长后的第一个早晨,是从一种奇特的“安静”中开始的。

他搬进了二楼最东头的那间独立办公室。房间向阳,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进来,将空气中的微尘照得纤毫毕现。桌上的茶杯里,新来的秘书小王已经泡好了热气腾fg的龙井,茶叶在水中舒展,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

这间办公室,不大,却像一个无形的结界,将外界的喧嚣与嘈杂隔绝开来。

过去,他在d政办那个大办公室,耳朵里随时充斥着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以及同事间压低了嗓门的闲聊。而现在,他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平稳的呼吸,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权力,首先带来的,是一种物理上的隔离。

他靠在崭新的皮质转椅上,这把椅子比他以前坐的硬板凳舒服一百倍,身体陷进去,有一种被包裹的安全感。但陆远心里清楚,这把椅子,坐上去舒服,想坐稳,却比什么都难。

“咚咚咚。”

敲门声很轻,很有节奏。

“请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秘书小王探进半个脑袋,手里抱着一摞文件,脸上带着几分新人的拘谨和对上级的敬畏。“陆镇长,这是财政所、农业站和水利站送来的工作简报,都需要您阅示。”

小王,王晨光,去年刚考进来的大学生,分到d政办,因为写材料还算利索,被周海东亲自点将,调过来给陆远当秘书。

“放这儿吧。”陆远指了指桌角。

王晨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文件整整齐齐地码好,然后又检查了一下陆远的茶杯,见水还满着,才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顺手把门轻轻带上。

整个过程,他大气都不敢喘。

陆远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想笑。几天前,这个小王在d政办见到自己,还会大大咧咧地喊一声“远哥”,现在,他连直视自己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就是“陆镇长”三个字带来的变化。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是财政所关于上半年各村转移支付的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的签批栏,上面已经有了财政所长的签名,旁边空着的位置,写着“分管领导意见”。

陆远拿起桌上的那支黑色签字笔,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有落下。

这支笔,他以前也用,用来写会议纪要,写工作总结。但从今天起,这支笔的意义完全不同了。他签下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意味着一笔资金的流向,一个项目的启动,甚至是一个人命运的改变。

这支笔,有千斤重。

他正思索着,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请进。”

这次进来的,是农业站的站长老张。老张五十多岁,头发稀疏,在镇里干了一辈子农业,是个老资格。以前在走廊里碰到,老张最多也就是冲他点个头,今天,他却是满脸菊花般的笑容,手里还提着一个网兜,里面是几条活蹦乱跳的鲫鱼。

“陆镇长,恭喜恭喜啊!”老张把网兜小心地放在墙角,搓着手上前,“早就看出来您是人中龙凤,这下好了,您来分管农业,我们农业站可算是有盼头了!”

陆远站起身,笑着给他让座:“张站长太客气了,以后工作上,还需要您这样的老前辈多多指点。”

“指点可不敢当,不敢当!”老张连连摆手,“您有什么指示,我们保证不折不扣地完成!对了,陆镇长,这是我家池塘里自己养的鱼,绝对绿色无公害,给您尝尝鲜。”

【系统提示:检测到初级“送礼”剧情,可选应对角色:1.【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效果:当场拒绝,获得“不近人情”标签,声望-10);2.【虚与委蛇的老油条】(效果:暂时收下,事后退回,获得“圆滑”标签,声望+5);3.【幽默风趣的自己人】(效果:巧妙化解,拉近关系,获得“亲和”标签,声望+20)】

陆远心中一笑,选择了3。

他走到墙角,拎起网兜看了看,赞叹道:“哎呀,这鱼真肥!张站长,您这可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老张一愣:“陆镇长,这……”

“您看啊,”陆远一脸“苦恼”地指着鱼,“我这刚上任,您就送这么肥的鱼来,这要是让周镇长看见了,他肯定得说我,说我陆远刚当上副镇长,就学会截胡了,把站里最好的资源都往自己办公室划拉。这鱼,是不是应该送到镇食堂,中午给大伙儿加个餐,也让大家都尝尝咱们农业站的‘丰硕成果’嘛!”

一番话,说得老张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高!还是陆镇长您想得周到!是我老张格局小了,格局小了!我这就送食堂去!”老张竖起大拇指,高高兴兴地拎着鱼走了。

他前脚刚走,水利站的刘站长后脚就跟了进来,汇报工作的主题思想和老张大同小异,核心诉求就是希望新来的陆镇长能多多关照。

一上午的时间,陆远办公室的门槛,几乎快被踏平了。各个分管部门的负责人,甚至是一些村的村支书,都像约好了似的,轮番上阵,来认码头,表忠心。

陆远切换着不同的角色,游刃有余地应付着。他发现,当了领导,这“演戏”的舞台更大了,对手演员也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需要他从一堆废话里,分辨出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哪些是试探,哪些又是陷阱。

这比在片场拍戏,可累多了。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陆远疲惫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脸。秘书小王适时地走进来,给他的茶杯续上热水。

“陆镇长,周镇长让您过去一趟。”

陆远走进周海东的办公室时,周海东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头也没抬地指了指桌子对面:“看看这个。”

那是一份关于“幸福村道路硬化项目”的申请报告。

幸福村是青阳镇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因为不通公路,村里的农产品运不出来,年轻人也留不住,是贫困户最集中的地方。报告写得很恳切,希望能从镇财政里挤出一笔钱,把通往村里的那条三公里的土路给修了。

陆远快速地看了一遍,报告合情合理,诉求也十分迫切。

“这是你分管的领域,这笔钱,批还是不批,你来定。”周海东终于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陆远沉吟了一下:“从报告上看,这条路非修不可。这是民生工程,也是扶贫的关键一步。我个人倾向于批准。”

“嗯。”周海东不置可否,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地图,在桌上铺开,“你再看看这个。”

那是一张青阳镇的行政规划图。周海东用红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圈住了幸福村,然后又画了一条线,代表着那条要修的路。

陆远凑过去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那条规划中的路,有大概两百米的长度,需要穿过邻村——“裕华村”的一片果园。

“裕华村?”陆远对这个村子有印象,是镇上比较富裕的村子。

“裕华村的村长,叫钱大金。”周海东的手指在“裕华村”三个字上点了点,语气平淡,“镇里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的钱副镇长,是他亲姐夫。”

陆远的后背,瞬间冒起了一丝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