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大院的林荫道上,午后的阳光被切割成细碎的金片,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苏晨身上。他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支还在微微发烫的手机,屏幕上五个简短的字,像五个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书,第九十八页。”
一股冷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从他脚边擦过。苏晨一个激灵,猛然回神。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几个路过的机关干部正低声交谈着走远,没有人注意到他。
他迅速将手机揣回兜里,手掌却顺势按在了公文包上。那里,静静地躺着一本烫金封面的书——《应用写作的逻辑与艺术》,作者,陈海平。
是谁?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混乱的思绪。
周鸿途?有可能。这位大秘行事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用这种云山雾罩的方式提点或试探,完全符合他的风格。
陈海平自己?不可能。他刚把自己送出办公室,没理由用这种方式多此一举。如果他想说什么,刚才有的是机会。
是“橙色”派系的刘主任,还是“金色”派系的王总?他们想在“蓝色”派系的地盘上,挖自己的墙角?
苏晨感觉自己像一个闯入了雷区的工兵,每一步都必须用探雷针反复确认。而现在,这支探雷针,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向一个未知的坐标。
他不能回办公室。综合二科那个小小的空间里,钱卫国是“蓝色”的暗棋,李月是“蓝色”的触手,那里不是一个可以安心拆解炸弹的地方。
苏晨没有犹豫,转身朝着大院更深处、更偏僻的角落走去。他绕过主办公楼,穿过一片小花园,来到了已经半废弃的档案楼前。这里人迹罕至,楼前的几排石凳上落满了灰尘和鸟粪,是整个市委大院里最被遗忘的角落。
他选了一张相对干净的石凳坐下,从公文包里取出了那本书。书页崭新,还带着油墨的清香。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有些干涩,翻动书页时发出了轻微的声响。
他直接翻到了第九十八页。
这一页的内容,枯燥至极,讲的是关于“请示”类公文的格式规范,字里行间都是“应”、“须”、“不得”之类的格式化语言。苏晨逐字逐句地看过去,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放过。
没有夹带的纸条,没有折角,没有铅笔的划痕。
一切正常得不正常。
苏晨的眉头皱了起来。他闭上眼,再次睁开时,眼前的世界已经切换到了【言灵反转系统】的视野。
瞬间,书页上的铅字仿佛活了过来,每一个字都散发着淡淡的白色微光。而在第九十八页,第三段,第十五行,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字,却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状态。
那个字是“衡”。
在系统的视野中,这个“衡”字上面,有一个比针尖还要细小无数倍的、几乎无法用肉眼分辨的蓝色光点,正在以一种极低的频率闪烁着。
就是它了。
苏晨伸出手指,指尖悬停在那个“衡”字上方,没有触碰。他集中精神,将意识全部灌注于那个闪烁的光点之上。
【叮!检测到高级言灵信标。】
【信标类型:非对称制衡。】
【解析中……信标内嵌加密信息……】
一行行淡蓝色的虚拟字符在苏晨眼前流淌,最终,汇聚成一串没有任何标识的十一位数字。
一个电话号码。
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盯着“非对称制衡”这六个字,大脑飞速运转。
周鸿途的气运是“调和之色”,他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各方力量均等的“对称平衡”。而“非对称制衡”,则完全是另一种思路。它不追求绝对的平衡,而是通过扶持弱势一方,来限制强势一方,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不稳定的、但却可控的平衡。
这是一种更具攻击性和目的性的权术。
发信人,绝对不是周鸿途。
那么,他所要“制衡”的“强势一方”是谁?毫无疑问,是今天刚刚向自己伸出橄榄枝,并且在综合二科布有暗棋的,“蓝色”派系。
这个神秘的发信人,把自己当成了那颗可以用来“制衡”蓝色的砝码。
苏晨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扯了一下。他不知道自己是该感到荣幸,还是该感到悲哀。从一个随时可能被碾死的“外来物种”,摇身一变,成了各方势力眼中可以左右天平的“关键砝码”。这变化快得让他都有点不适应。
他用手机拍下了那个号码,然后将书重新放回包里,仔细地拉上拉链。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脸上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静。
不管发信人是谁,这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他的“价值”,已经被看见了。
只要有价值,就有谈判的资格。只要有资格,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回到综合二科,办公室里一如既往。钱卫国正端着他的宝贝紫砂杯,慢悠悠地吹着茶叶末,看到苏晨进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仿佛上午在组织部走廊里的偶遇从未发生过。
“小苏回来啦,跑了一上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