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121章 失踪的工程师与地下秘密!

第121章 失踪的工程师与地下秘密!(2 / 2)

老刘脸上的警惕果然松懈了几分,他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苏晨的说法。官场里,谁还没被领导折腾过呢?

“跟我来吧。”他放下茶杯,慢吞吞地站起身,从墙上挂着的一大串钥匙里,挑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钥匙,“库房里灰大,呛着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档案库房的门被打开,一股浓重的、尘封已久的气味扑面而来。里面的空间比办公室大得多,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档案柜,像沉默的巨人,将空间挤压得只剩下狭窄的过道。光线昏暗,空气中漂浮着无数肉眼可见的尘埃。

老刘指着最里面的一个角落:“八十年代的工程人事档案,都在那几柜子里。你自己找吧,找到了来我这儿登记。”说完,他就转身出去了,似乎一秒钟都不想在这里多待。

苏晨没有立刻动手。他站在原地,闭上眼睛,系统视野展开。

整个库房的气运,是一片代表着“沉寂”与“遗忘”的深灰色。但在老刘所指的那个角落,其中一个档案柜,却散发着与其他柜子截然不同的气运。

那是一种混杂着“绝望”、“悲愤”和被强行“抹除”的复合型负面气运,虽然已经很微弱,但在这一片沉寂的灰色中,依旧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般清晰。

就是它了。

苏晨走过去,拉开那个沉重的、发出刺耳摩擦声的铁皮抽屉。里面塞满了牛皮纸档案袋,每个袋子上都用毛笔写着名字和编号,纸张已经泛黄发脆。

他没有一份份地去翻,而是伸出手,在档案袋上方缓缓掠过。他的指尖,像一台最精密的探测器,感知着每一份档案所承载的气运残留。

大部分档案的气运都是平和的灰色,代表着一段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涯。但当他的手拂过其中一个档案袋时,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感。

他停了下来,将那个档案袋抽了出来。

袋子比其他的要薄一些,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潦草。

姓名:林永年。

职务: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打开档案袋,从里面抽出一份薄薄的人事档案。首页贴着一张一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人大约四十岁左右,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清瘦,眼神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严肃与执拗。

他快速翻阅着林永年的履历。名牌大学毕业,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为市里建筑行业的技术权威,参与过江州大桥、市体育馆等多个地标性建筑的设计工作。履历堪称完美。

在“参与项目”一栏的末尾,苏晨看到了一个手写的补充记录:“89年,借调参与‘防汛-07’项目,任现场技术总负责。”

找到了!

苏晨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继续往下翻。档案的内容到这里,都很正常。直到他翻到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是一张独立的“人事异动情况说明”,纸张比前面的要新一些。上面没有打印的表格,只有几行手写的钢笔字,字迹显得有些仓促。

“林永年同志,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一日起,离岗未归,经单位多方联系查找,至今下落不明。按自动离职处理。”

日期,是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苏晨的瞳孔,骤然收缩。

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一日……

这个日期,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记忆的迷雾。他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被纪委带走调查的日子,就是十一月底。

林永年失踪的时间,与父亲出事的时间,前后只差了一个多月!

这绝不是巧合。

一个市里顶尖的、负责重点保密工程的技术总工程师,就这么“下落不明”了?单位没有报警,没有深入调查,只是草草地按“自动离职”处理?这背后掩盖的意味,不言而喻。

苏晨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张冰冷的情况说明。他仿佛能看到,三十年前,有人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去。

他的目光再次回到档案首页,在那张已经泛黄的个人信息登记表上,找到了林永年失踪前登记的家庭住址。

——江州市,槐荫巷,七号。

苏晨将档案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关上抽屉。他走出库房,看到老刘还在那儿听着评书。

“刘处,找到了,麻烦您给登记一下。”他将一份无关紧要的普通工程师档案递了过去。

老刘瞥了一眼,草草记下,挥了挥手:“行了,走吧。”

苏晨道了声谢,转身离开。

走出建委大楼,外面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可苏晨的心,却像是坠入了一口深不见底的冰窟。

失踪的工程师,林永年。

这个名字,将成为他撬开那段黑暗历史的第一根杠杆。

槐荫巷七号……他必须要去看看。那个地方,在被遗忘了三十年后,还残留着什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