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连续三天,没有睡好一个安稳觉了。
自从那些弹劾朱衡的奏章,被他原封不动地,送回大同之后,他的心里,就一直七上八下的。
他既期待着,看到朱衡惶恐请罪的奏疏。
又害怕,收到朱衡桀骜不驯的,甚至是,充满威胁的回应。
这种矛盾而煎熬的心情,让他坐立难安,食不知味。
“曹化淳。”
“奴才在。”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连忙小跑着上前。
“山西那边,骆养性,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崇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气地焦躁。
“回陛下,还没有。”曹化淳小心翼翼地回答,“按行程算,骆指挥使,应该也快到了。想必,这两日,就会有消息传回。”
“废物!都是废物!”崇祯烦躁地一挥手,“区区两千里路,走得比乌龟还慢!”
曹化淳连忙跪下,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接话。
他知道,陛下这不是在骂骆养性,而是在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安。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声音尖利,充满了惊恐。
“陛……陛下!不好了!”
“辽东!辽东八百里加急!”
辽东?
崇祯的心,猛地一沉。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快!呈上来!”
曹化淳连忙接过那封用火漆密封的军报,双手颤抖着,呈送到了御案之上。
崇祯一把抓过,扯开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只看了一眼,他的脸色,就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建奴……十万大军……皇太极亲征……宁远告急……”
他的嘴里,喃喃地念着信上的字眼,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险些从龙椅上摔下来。
“陛下!陛下保重龙体啊!”曹化淳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他。
“完了……全完了……”崇祯失魂落魄地瘫坐在龙椅上,眼中,充满了绝望。
宁远,是大明在关外的,最后一座坚城。
宁远若破,山海关,就将直接暴露在建奴的铁蹄之下。
一旦山海关失守,那后果,他根本不敢想象!
“传旨!”崇祯猛地回过神来,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声嘶力竭地吼道。
“命内阁,六部九卿,立刻入宫议事!快!”
很快,整个京城,再次因为一封来自辽东的军报,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皇极殿内,当兵部尚书陈新甲,用颤抖的声音,读完那份军报时。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十万大军!皇太极疯了吗?!”
“宁远只有数千守军,如何能抵挡十万虎狼之师?”
“必须立刻发兵增援!立刻!”
“增援?拿什么增援?京营那帮废物,拉出去,就是给建奴送人头!”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宁远城破吗?”
朝堂之上,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有人主战,有人主和,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束手无策。
崇祯冷冷地看着下方这群,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此刻却丑态百出的“国之栋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失望。
就在此时,首辅周延儒,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策。”
“一,立刻传旨,命天下兵马,入京勤王,拱卫京师!”
“二,加固京城城防,清查城内奸细,以防不测。”
“三,可派使者,与皇太极议和,许以岁币,拖延时间。”
周延儒的话,让朝堂,暂时安静了下来。
这三条对策,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崇祯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就依首辅之言……”
他话还没说完,殿外,又一个传令的禁军,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
他带来的消息,比辽东的军报,更加震撼!更加不可思议!
“启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