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欢呼,如同星门防线前方短暂亮起的庆贺信号弹,绚烂,却无法照亮笼罩在每一个幸存者心头的沉重阴霾。
当最后一股成建制的虫族抵抗力量在“利刃”舰队的围剿下化为宇宙尘埃,当通讯频道里再也听不到敌人那令人牙酸的能量尖啸,战场上出现的,并非纯粹的喜悦,而是一种混合着疲惫、悲伤与茫然的死寂。
钢铁坟场的规模,超出了最悲观者的想象。
星门前方,原本联邦三大主力舰队严阵以待的空域,此刻已被一片无边无际的金属与血肉残骸所覆盖。战舰的碎片、虫族的甲壳、冻结的血液与催化液冰晶,共同构成了一幅缓慢旋转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死亡星环。
“北冕座”级泰坦舰,联邦武力的象征,三艘参战,此刻仅有一艘“擎天号”幸存。它那庞大的舰体上千疮百孔,标志性的双联装主炮只剩下半截扭曲的炮管,如同被折断的巨兽犄角。另外两艘,“昆仑号”与“华山号”,已确认战沉,连一块稍大的残骸都难以寻觅,与舰上数万官兵一同,永远融入了这片冰冷的虚空。
“麒麟”级驱逐舰,损失超过百分之四十。许多熟悉的舰名从未自战术网络上的在线列表中灰暗、消失。“疾风”、“烈火”、“磐石”……这些曾经象征着勇气与力量的名字,如今只剩下冰冷的阵亡通知,和亲人永远无法等到的归期。
“影梭”级护卫舰群,作为防线最前沿的消耗品,损失更是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它们用相对脆弱的舰体,为后方的主力舰队承受了最猛烈、最残酷的第一波冲击。
至于那支隐藏的奇兵——轨道要塞群,超过一半的要塞在虫族不计代价的猛攻和后续的混乱中被彻底摧毁。它们如同沉默的巨人,扎根于虚空,战斗至最后一刻,与内部的操作人员共同化作了永恒的丰碑。
而这,仅仅是舰船的损失。
人员的伤亡数字,更是如同一把烧红的匕首,狠狠刺在每一位指挥官的心上。
初步统计,阵亡、失踪、被判定为“大概率已牺牲”的官兵人数,超过了三十万。
这不仅仅是数字。
是“不屈号”上那些在雷娜眼前被分解光束气化的年轻面孔;
是“幽灵”特遣队毅然撞向能量节点的最后决绝;
是每一艘战沉战舰内部,那些在爆炸、真空与虫族跳帮中戛然而止的生命;
是那些驾驶着“龙骑兵”机甲,如同扑火飞蛾般冲向虫海,再也没能返回的精英驾驶员;
是坚守在轨道要塞中,与要塞共存亡的无数无名英雄。
雷娜站在“不屈号”那破损不堪的舰桥上,透过观察窗,望着外面那片漂浮着无数残骸的战场。她身上的“龙皇”机甲布满了创痕,斩舰刀早已卷刃崩口,但她仿佛感觉不到疲惫,只是静静地站着。
副官默默地将一份初步的损失报告递到她面前,那薄薄的电子板,此刻却重若千钧。
雷娜没有去看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份随报告附上的、不断滚动的阵亡官兵名单上。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代号,军衔,无声地滑过。
她看到了“高霆”,“幽灵”特遣队队长,状态:失踪(推定阵亡)。
她看到了“张小磊”,那个在“影袭号”传回的最后影像中,还在兴奋地报告能量波动的年轻科学家,状态:阵亡。
她看到了无数个她曾亲自授衔、曾在她面前立下誓言的面孔……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最终,无力地垂下。
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