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炼制”过程以及成分间的能量层面相互作用。苏婉团队将分析得到的所有成分数据,输入了最新升级的、融合了灵能场动力学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超级计算机”——“神农”中。
他们试图在虚拟世界中,重现炼丹过程。
第一次模拟,按照常规的化学合成思路,失败。能量冲突,模型崩溃。
第二次模拟,加入简单的能量场辅助,失败。结构无法稳定。
第十次模拟,开始尝试引入江辰提到的“君臣佐使”、“能量共鸣”等概念,调整各种成分的投入顺序、能量注入的相位和频率……
当模拟进行到某个特定参数时,光屏上异变陡生!
虚拟的反应空间中,那些代表不同药性的光点,不再相互排斥或简单聚合,而是开始遵循某种深奥的韵律,自发地旋转、排列、组合!它们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能量共振,形成了一张复杂而和谐的能量网络。代表“星辰泪”的光点居于网络中央,如同定海神针;“玉髓芝”和“天灵果”的能量如同温润的流水,滋养网络;“火莲”与“冰髓”的能量如同阴阳鱼,循环往复;“五行血竭”则如同经络,将一切贯通连接……
整个能量网络散发出一种圆满、和谐、充满生机的气息!
“能量协同效应!是极其复杂的、多层次的能量协同效应!”苏婉激动地指着屏幕,“不是简单的药效叠加!是这些成分在特定能量场(模拟的丹火)和炼制手法下,发生了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灵性层面’的融合,产生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质变!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能够直接作用于生命本源、引导灵能改造肉身的‘微型能量引擎’!”
分析结果证实了筑基丹匪夷所思的原理。它更像是一种精密设计的、用于启动和加速生命进化程序的“生物能量密钥”,而非传统的化学药物。
然而,就在这突破性的发现令人振奋之时,“神农”模拟系统在最后一次高负荷推演中,也标记出了一个极其隐蔽的警告信号。
在模拟丹药能量场达到峰值时,由“五行血竭”成分衍生出的某些微量元素,在能量共振的极限状态下,表现出一种极其微弱的、不稳定的、带有某种……侵蚀性的波动。这种波动转瞬即逝,在圆满和谐的能量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什么?”一位研究员疑惑地看着那条几乎淹没在数据海洋中的警告。
苏婉皱起了眉头,将这条异常数据单独提取、放大分析。一种隐隐的不安,再次浮上她的心头。筑基丹的神效毋庸置疑,但这隐藏在极致和谐之下的一丝不谐之音,究竟是什么?是模拟误差?是炼制“残次品”不可避免的瑕疵?还是……丹方本身,或者说他们复原的这个残缺版本中,就潜藏着某种未知的风险?
成分分析,揭开了筑基丹神秘面纱的一角,展现了其近乎神迹的运作原理,却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更深的谜团。通往生命进化的捷径,似乎并非一片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