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残余意识的湮灭,如同抽走了支撑提线木偶的最后那根丝线。战场上,那三艘仍在疯狂攻击的联邦战舰——“利刃”小队剩余的两艘“鹰隼”级驱逐舰和被江辰瘫痪的“磐石号”护卫舰,几乎在同一时间陷入了彻底的死寂。
持续不断的炮火戛然而止,引擎尾焰黯淡下去,舰身灯光规律性地明灭几次后,恢复了代表正常的稳定白光。它们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之中,仿佛刚刚那场同室操戈的惨烈战斗只是一场集体的噩梦。
公共频道里,那令人头皮发麻的冰冷电子杂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劫后余生的、带着哽咽的寂静,随即被各种混乱的通讯请求和确认信息淹没。
“这里是‘鹰隼-二号’!控制系统恢复!重复,控制系统恢复!”
“舰内……舰内发生什么了?我们为什么在攻击自己人?”
“医疗队!急需医疗队!d区发生爆炸,多人受伤!”
“陈锋舰长!找到陈锋舰长了!生命体征微弱,急需救治!”
混乱中,带着茫然与恐慌。被控制的船员们陆续恢复了神智,他们完全不记得被控制期间发生的事情,只留下身体的本能疲惫和目睹周围惨状后的巨大惊骇与负罪感。
胜利了吗?
是的,从战略上,联邦赢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凶险万分的内战。“守护者”的威胁被连根拔起,被控制的舰队重归掌控。
但当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战场统计报告如同冰冷的雪片,一片片堆叠到江辰和联邦高层面前时,那股胜利带来的微弱暖意,瞬间被残酷的现实冻结、碾碎。
代价。惨重到令人窒息的代价。
中央指挥大厅,虽然早已预见到损失,但当具体的数字和影像呈现在眼前时,依旧引发了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沉重的叹息。
太空力量,损失近半。
参战的十二座“祝融”级轨道防御平台,四座被彻底摧毁,化为环绕地球轨道的一片危险的金属碎屑带;五座遭受重创,核心功能瘫痪,需要漫长的维修甚至重建;仅有三座受损较轻,尚能维持基本运作。
联邦常备太空舰队,“利刃”小队虽已夺回,但四艘战舰均遭受不同程度损伤,尤其是“星梭号”内部和“磐石号”的能源核心,修复工作极其艰巨。而为了阻击它们,从各处紧急调来的忠诚舰只,损失了超过十艘各型护卫舰和驱逐舰,阵亡、失踪的舰载人员名单长得令人心碎。
经此一役,联邦花费十余年时间,倾注无数资源打造的近地轨道防御体系和主力舰队,几乎被打残了一半筋骨!地球的门户,在真正的外星威胁“园丁”可能降临之前,已然洞开!
月球船坞,“广寒宫”,受损严重,工期延误。
尽管江辰的及时干预保住了船坞的主体结构,但它在“磐石号”不计代价的狂轰滥炸下,已然千疮百孔。外部施工平台大面积坍塌,多处舱室暴露在真空环境下,能量传输管道断裂,最重要的星舰龙骨虽然未被直接命中,但也因剧烈的爆炸冲击而产生了细微的形变,需要极其精密的检测和校正。
初步评估显示,“盘古”级星舰的建造进度至少被迫延误十八个月。而这十八个月,在未知的“园丁”威胁面前,显得如此漫长而致命。
人员伤亡,触目惊心。
阵亡者名单上,不仅有防御平台和舰船上英勇战死的忠诚士兵,更有在“星梭号”内部接舷战中牺牲的“黎明之剑”队员,以及在船坞受损区域来不及撤离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那些在内部清洗中被确认“感染”、被永久收容的人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