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们也尝试模仿这种“封闭性”,开始设计基于“谐波钢”和新型能量导流理论的小型化聚变核心。目标是制造出虽然能量强度远不及守卫核心,但能在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和稳定性上实现突破的“仿制核心”。
这个过程,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
一次高强度的量子纠缠探测实验中,探测阵列与核心碎片之间产生了无法预料的能量共振,瞬间过载的量子设备引发了一次小范围的时空涟漪,整个屏蔽室的灯光疯狂闪烁,数台价值连城的仪器当场报废,险些造成人员伤亡。
另一次尝试给“仿制核心”注入超出设计标准的能量时,核心瞬间失控,狂暴的能量如同脱缰的野马,眼看就要将整个实验室乃至上方的基地结构撕裂!千钧一发之际,韩立博士亲自冲上前,以近乎自杀的方式手动切断了主能源线路,并用身体挡住了最猛烈的能量冲击波。
他被强大的能量灼烧成重伤,昏迷前只留下一句话:“…能量回路…第三节点…谐振频率…错了…”
韩立博士的牺牲精神震撼了整个研究所,也激励着所有人。他们根据他用生命换来的数据,修正了设计错误。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调整后,第一台代号“火种1型”的仿制能源核心,在重重防护下,被成功点亮!
它只有拳头大小,通体由暗哑的“谐波钢”包裹,启动时,内部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散发出柔和的蓝色光晕。
测试数据很快出来:
能量输出密度,达到联邦现有最先进聚变核心的十五倍!
能量稳定性,超出预期百分之三百!
体积,仅为同等级旧式核心的二十分之一!
成功了!
虽然“火种1型”的能量级别,与那米粒大小的守卫核心碎片相比,依旧如同萤火与皓月,但这无疑是能源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这意味着,联邦未来的星舰、深潜器、大型能量武器,将获得更强劲、更紧凑的“心脏”!
消息传出,能源研究所内外一片欢腾。躺在医疗舱里的韩立博士,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就在“火种1型”持续运行测试的第七个小时,负责监控那颗原始守卫核心碎片的研究员,发出了惊恐的呼叫。
“韩博士!林科学官!快看!碎片…碎片有反应了!”
所有人冲到监控屏前。
只见那颗一直如同死物般的米粒核心,在“火种1型”稳定运行所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场背景下,其表面,竟然浮现出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如同血管脉络般的…幽蓝色纹路!
它闪烁了一下,随即迅速隐没。
仿佛沉睡的巨龙,被身旁蝼蚁点燃的火把,不经意间…眨动了一下眼皮。
一股寒意,瞬间从所有人的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们的仿制,他们的进步…是否,早已在“深渊”的注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