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足,疾病退散,联邦的躯体与精神从未如此强健。
然而,举目望去,这片生养了亿万幸存者的大地,依旧满目疮痍。昏黄的天空,污浊的水源,辐射超标、寸草不生的土地……这些是大灾变刻下的永恒伤疤,是悬在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人们过去的苦难与未来的脆弱。
当基本的生存需求被满足后,一种更深沉的渴望——重建绿色家园,修复这颗伤痕累累的星球——如同燎原的野火,在联邦上下蔓延开来。一场规模空前、旨在逆转星球生态的宏大工程,正式提上日程。
---
联邦环境改造总指挥部,设立于昔日污染最严重、如今被划定为“重生之土”的巨型盆地边缘。指挥部本身便是一座庞大的净化塔,塔顶日夜不停地喷射着中和辐射尘的特殊气溶胶,如同为这片土地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江辰亲临指挥部,站在巨大的全景观察窗前,眺望着窗外那片无边无际的、呈现出病态灰褐色的荒原。狂风吹过,卷起带有微弱放射性的尘埃,天地间一片死寂。林薇、环境部长(一位由生态学家转型的官员),以及工程、军事部门的代表肃立其后。
“我们治愈了人,接下来,该治愈这片土地了。”江辰的声音不高,却在这寂静的指挥部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沉重的使命感。
环境部长调出了全息投影,展示着名为“盖亚复苏”的星球级环境改造计划。
“计划分为三大核心步骤。”环境部长语气凝重,“第一步,净化土壤与水源。 我们将大规模投放由科学院研发的、基于纳米技术和特殊微生物的‘净化者’。它们能像微小的清道夫,吸附、分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及有毒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或富集起来便于后续处理。”
投影上,演示着无数微小的纳米机器人和特殊菌群,如同潮水般涌入污染的土地与河流,所过之处,灰褐色逐渐褪去,露出土壤原本的深色,浑浊的水体变得清澈。
“第二步,种植抗辐射先锋植物。”画面切换,显示出几种形态奇特的植物,“这些是科学院通过基因技术培育的‘守望者’系列植物。它们不仅能耐受高辐射环境,其根系还能分泌特殊物质,进一步加速土壤净化,固化表层土壤,防止风蚀。它们是重建生态系统的先锋。”
“第三步,重建生态链。 在净化后的土地上,逐步引入经过筛选和适应性改造的昆虫、小型动物,最终目标是恢复区域性的、稳定的微型生态系统,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计划恢弘,如同神话中的创世之举。
然而,与以往一样,质疑与阻力接踵而至。
“这要投入多少资源?!”一位负责预算的官员失声道,“纳米机器人、基因植物、生态引入……这简直是无底洞!我们刚刚解决温饱,就要把海量资源扔进这看似没有尽头的工程里?”
“而且,效果如何?”一位来自曾经重度污染区、脸上还带着辐射疤痕的代表忧心忡忡,“我们试过很多办法,最后都失败了。这些新玩意儿,会不会产生更坏的后果?比如那些纳米机器人失控,或者基因植物变异成新的怪物?”
“还有时间!”另一位将领皱眉道,“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必然牵制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源。如果在此期间,外敌入侵,我们如何应对?”
反对的理由现实而尖锐。环境改造,投入巨大,周期漫长,见效缓慢,且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面对质疑,环境部长有些语塞,他将目光投向了林薇和江辰。
林薇上前一步,声音冷静而充满力量:“我知道投入巨大,风险存在。但请诸位想一想,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如果环境持续恶化,辐射尘随着大气环流扩散,污染地下水系,那么即使我们拥有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无法阻止基因变异在代际间累积!我们今日的繁荣,将建立在流沙之上!”
“至于技术风险,‘净化者’纳米机器人设有自毁程序和群体控制协议;‘守望者’植物的基因被严格锁定,防止横向转移。我们有‘伏羲’进行超大规模的环境模拟,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这不仅是修复环境,更是一场生存空间的争夺战!我们从废墟中抢回了城市,现在,我们要从死亡手中,夺回整个星球!”
她的话语充满了科学家特有的理性与激情。
江辰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凝视着窗外那片死寂的荒原。他缓缓转过身,看向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江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计算投入,评估风险,考量时机,这是作为决策者应有的谨慎。”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深沉:“但是,有些事,不能只用成本和收益来衡量。”
“我们建立联邦,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有尊严地、像真正的人类一样活着!”
“抬头看看这昏黄的天空,低头看看这污浊的土地!我们的孩子,难道要永远生活在防护罩下,永远无法在真正的草地上奔跑,永远看不到清澈的星空吗?!”
“我们的文明,难道要永远背负着这片废墟,永远无法真正站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