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222章 经济共同体

第222章 经济共同体(2 / 2)

第三节:产业链的初步耦合

经济融合的更深层体现,是产业链的相互嵌入。

东境商会发现,他们某些精密仪器的生产,开始依赖于新夏稳定供应的、特定规格的特种合金坯料。因为通过铁路运输,这些坯料的成本和时间远低于他们自己冶炼或从其他更远渠道获取。

而新夏的“麒麟”动力甲生产线,有几个非核心但关键的传动部件,经过测试,发现东境某家工坊利用其传统技艺生产的版本,在耐疲劳性上反而更胜一筹。于是,采购订单自然而然地发出。

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雏形开始显现。这种基于比较优势和实际效益形成的经济纽带,比任何政治盟约都更加牢固。

第四节:资本与人员的双向流动

更大的变革在于资本和人员。

东境的商人不再仅仅是通过使团进行试探性交易,他们开始在新希望城租赁商铺,设立办事处,甚至与本地商人合资建厂,利用新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更适合本地市场的商品。

新夏的一些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也随着铁路前往东境,或是进行技术指导,或是学习东境在商业管理和某些特色产业上的经验。

铁路带来了人流、物流,更带来了资金流和信息流。两地之间的隔阂,在日益频繁的交流中迅速消融。

第五节:无声的捆绑

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带来的是事实上的“捆绑”。

当新夏与东境的工厂生产线彼此依赖,当两地的市场和民生息息相关时,任何试图破坏这种关系的举动,都将承受难以估量的代价。它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冯敬之在写给长老会的密报中,用一种复杂的语气描述道:“……新夏的货物与我们的商品在同一柜台售卖,新夏的工程师与我们的匠人在同一车间工作。界限正在模糊。我们或许仍保有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层面,一个以新希望城为核心、通过铁路辐射的‘共同体’已初具雏形。反对它,意味着与我们自己的钱袋子和民众的生计为敌。”

长老会内部,曾经喧嚣的强硬派声音,在这种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的经济融合面前,也不得不逐渐低沉下去。因为所有人都清楚,斩断这条钢铁纽带,等同于同时斩断了东境未来发展的机遇和当下社会的稳定。

经济共同体,并非一纸盟约,而是在钢铁轨道的轰鸣声中,在往来穿梭的列车里,在每一个因为流通而获益的普通人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壮大。

它将两个曾经彼此警惕、相互算计的势力,牢牢地绑定在了同一辆疾驰的战车之上。

而这辆战车前进的方向,已然不由任何单方面的意志所能轻易扭转。它由共同的经济利益驱动,驶向一个彼此交织、难以分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