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眼神微动,示意记录员查询。很快,信息反馈,这少年名叫小豆子,是半年前被“撕裂者”从一个被摧毁的流浪者车队里掳来的,主要负责杂役,确实没有直接参与过杀戮。
“带下去,观察营。”杰克下令。观察营,意味着需要进一步考察,但暂时脱离了死亡威胁。
少年小豆子如蒙大赦,几乎瘫软在地,被士兵带走了。
甄别工作,就这样在一种高效而压抑的气氛中进行着。
杰克和他的队员们,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效率。他们结合之前侦察获得的情报、俘虏之间的互相指认(江辰暗示可以有限度地鼓励举报,查实者可减轻惩罚),以及细致的盘问观察,快速地将俘虏分流。
手上沾满无辜者鲜血、罪行累累的死硬分子,被毫不留情地打入处决名单。这些人在名单确定后,将被公开审判,明正典刑。
那些被胁迫加入、罪行较轻,或者拥有一技之长(如懂得修理机械、辨识草药、会打铁等)的俘虏,则被分别列入劳改营和技能营。劳改营将参与堡垒最艰苦的建设工作,用汗水赎罪;技能营则会被有限度地利用其特长,表现优异者未来甚至有希望获得平民身份。
还有极少部分,像小豆子那样,几乎是被迫裹挟、身世清白、年纪又小的,则被放入观察营,接受教育和引导,尝试将其转化为堡垒的新生力量。
整个甄别过程,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运转。公正,却不乏威严;给予希望,却绝不宽纵。
几天后,公开审判大会在希望堡中心广场举行。
数十名被列入处决名单、罪证确凿的掠夺者头目和骨干,被押解上台。他们的罪行被一条条宣读,血淋淋的事实,让台下围观的人群发出了愤怒的咆哮。
最终,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这些不可一世的凶徒,被公开处决。没有虐杀,没有侮辱,只有干脆利落的行刑。但这公之于众的审判与惩罚,比任何私下的处决都更具威慑力,也更能伸张正义,抚慰人心。
看着那些恶贯满盈者伏法,希望堡居民们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对堡垒的归属感和对江辰的拥护,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俘虏营中剩余的人,通过这次公开审判,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希望堡的底线——作恶者,必受严惩。
与此同时,劳改营和技能营也开始运转。
在士兵的监督下,第一批劳改队员被派往堡垒外围,开始清理废墟、加固防御工事。繁重的劳动是对他们过去的惩罚,但合理的食物配给和明确的刑期(虽然漫长),也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渺茫的希望。
技能营的人则被集中起来,根据各自的特长,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一个原本在掠夺者中负责维修车辆的老技师,战战兢兢地摸到熟悉的工具时,眼中竟然闪过一丝光亮。一个懂得些粗浅医术的前掠夺者,被允许在监督下为劳改队员处理一些小伤小病……
分化,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原本铁板一块(或者说同样绝望)的俘虏群体,被分割成了不同的阶层。处决名单上的惶惶不可终日;劳改营中的在汗水中挣扎求生;技能营的则在忐忑中尝试抓住那一丝被“利用”的价值;观察营的年轻人,则开始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思想引导,世界观在被悄然重塑。
仇恨并未消失,恐惧依然存在。但一种新的东西,开始在某些俘虏的心中萌芽——那是对秩序的敬畏,对生存的渴望,甚至……是对那位于幕后、掌控着他们生杀予夺大权的年轻守护者,产生的一种复杂难言的敬畏与好奇。
江辰站在堡垒的城墙上,远远望着那片逐渐步入“正轨”的俘虏营,以及外围开始动工的劳改工程。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分化与吸收,是比战场厮杀更漫长的战役。
处决首恶,是立威,是破。
吸纳胁从,是扎根,是立。
他在用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方式,瓦解旧有的掠夺者体系,同时,也在为希望堡这棵大树,汲取新的养分,壮大自身的力量。
这些经过筛选、改造的俘虏,未来或许会成为堡垒建设的苦力,或许会成为军队的补充兵源,或许……会成为他江辰麾下,另一支忠诚的力量。
帝国的根基,不仅需要忠诚的骑士,也需要驯服的臣民,更需要……懂得敬畏的劳力。
阳光洒落在他的肩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废土的新秩序,正随着这分化与吸收的铁腕与怀柔,一点点地被塑造出来。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