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34章 研究院的争论

第34章 研究院的争论(1 / 2)

江辰在体能测试场、实战模拟室以及化学实验室引发的波澜,并未随着测试的结束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希望堡的权力核心层。一场仅限于少数高层参与的秘密会议,在堡垒最深处的一间隔音会议室里紧急召开。

与会者不多,但分量极重。坐在主位的是希望堡军事委员会的实权人物之一,雷蒙德上校,他面容刚毅,眼神如鹰,身上带着浓重的硝烟和铁血气息。他的左侧是科研部的掌舵人凯勒博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闪烁不定。右侧则坐着行政总务长哈里斯,一个看起来总是笑眯眯、但眼底藏着精明的胖子。此外还有几名分别代表内卫、情报和后勤部门的高层。

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上,正反复播放着江辰在体能测试中打破记录的数据、在模拟战中那堪称艺术般的战术调动、以及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出消毒剂和炸药的监控片段。每一段影像,每一组数据,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与会者的心头。

“诸位,资料都看完了。”雷蒙德上校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如同砂纸摩擦,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关于这个‘江辰’,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处置方案。凯勒博士,人是你引进来的,你先说。”

凯勒博士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兴奋与掌控欲的表情:“上校,各位同僚,我认为情况已经非常明朗。江辰的价值,远超我们最初的预估!他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超级战士,更是一个拥有极高战术素养和……惊人知识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他指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语气激动:“他的身体就是一座尚未完全发掘的宝藏,蕴含着生命进化的奥秘!他的大脑,更是堪比最先进的战术计算机!我们甚至发现,他掌握着许多早已失传的旧时代实用科技!如果能够充分研究和利用……”

“利用?”雷蒙德上校冷冷地打断了他,目光锐利如刀,“博士,你所谓的‘利用’,是指继续像现在这样,给他有限的自由,让他像个‘合作者’一样,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展示他的能力,然后等着他某一天超出我们的控制吗?”

他的话语毫不客气,直接点破了凯勒博士试图美化的事实。

“上校!”凯勒博士脸色一变,争辩道,“正是目前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才让他展现出了如此多的可能性!如果像最初计划那样严格禁锢和研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发现他在战术和化学领域的才能!这是巨大的损失!”

“损失?”内卫部门的负责人,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女子开口道,她的声音如同她的脸色一样冷硬,“博士,你是否考虑过失控的风险?一个b级以上的个体战力,加上这种级别的战术头脑,还有制造危险品的能力……如果他心怀不轨,将对堡垒安全造成多么致命的威胁?我认为,必须立刻加强管控!将其列入最高危险等级监控目标,限制其一切活动,所有研究必须在绝对隔离和强制条件下进行!”

她的观点代表了堡垒内部强烈的保守和安全派意见。

“绝对隔离?强制研究?”凯勒博士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几乎要跳起来,“那只会毁了他!你们知道强行抽取他基因样本时发生了什么吗?仪器过载!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存在着我们无法理解的防御机制!逼迫过甚,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甚至可能引发他的激烈反抗!到时候,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你们内卫部队吗?你们有把握在不动用重武器的情况下制服一个b级以上的、精通战术和爆破的目标吗?”

他连珠炮似的反问,让内卫负责人脸色更加难看,却一时语塞。确实,在堡垒内部对付江辰这样的目标,投鼠忌器,难度极大。

“咳咳,”行政总务长哈里斯笑眯眯地开口打圆场,试图缓和紧张气氛,“两位都稍安勿躁。凯勒博士看重的是江辰的科研价值和潜在贡献,内卫长担忧的是堡垒的安全稳定,都有道理,都有道理嘛。”

他胖乎乎的手指敲着桌面,慢条斯理地说道:“不过,我们是否可以把思路放宽一点?为什么一定要非此即彼呢?既然他展现出了‘合作’的意愿,也确实提供了价值(比如那个高效消毒剂的配方),我们为何不尝试进行更深入、更规范的‘合作’?”

他看向雷蒙德上校:“上校,军方不是一直抱怨精锐小队执行高风险任务时伤亡率居高不下,缺乏有效的单兵支援和战术指导吗?这个江辰,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特殊的‘磨刀石’,或者……‘教官’?”

他又看向凯勒博士:“博士,你想要研究数据,也未必要把他关在笼子里。可以设计一些……嗯,‘实战化’的研究项目嘛。比如,在他执行某些外围侦查或清理任务时,同步收集他的生理数据和战斗信息。这样既满足了研究需求,也能为堡垒创造实际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他的精力,降低内部风险,一举多得嘛。”

哈里斯的话,带着典型的政客思维,试图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能榨取价值又能控制风险的“完美”方案。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雷蒙德上校摩挲着下巴,显然在权衡哈里斯提议的可行性。让江辰成为军方的“教官”或参与外部任务,确实能极大提升军方的实战能力,也能将他调离堡垒核心区,降低潜在威胁。但同时,这也意味着给予他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接触外界的机会,风险同样存在。

凯勒博士则眉头紧锁。他既渴望获得更多江辰的数据,又不愿意完全放弃对“样本”的直接控制。哈里斯的方案虽然能拿到数据,但过程不可控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