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组挑战难度更高的“钨钢”。钨的熔点极高,如何让其均匀地融入钢水是最大难题。多次尝试,钨粉不是漂浮就是沉淀,无法融合。石坚大胆提出采用“粉末冶金”的雏形思路:将极细的钨粉与铁粉混合,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的通氢烧结,再反复锻打。
这个过程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求近乎苛刻。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但当第一块呈现出暗灰色、密度手感迥异于普通钢铁的钨钢试件被成功锻造出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打磨,开刃。用它去切削一块普通的工具钢,竟如同快刀切黄油般轻松,刀刃本身几乎毫无磨损!将其加热至暗红色,硬度依然远超常温下的普通钢刀!
“神兵……这是神兵胚子啊!”一位老工匠抚摸着那暗灰色的钢坯,激动得老泪纵横。这种被命名为“猛火”的钨钢,其红硬性意味着它可以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和未来高性能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四、 锋芒初试:校场上的碾压与朝堂的寂静
“韧水”锰钢与“猛火”钨钢的样品,被秘密送往京郊皇家兵器试验场。
一场对比测试悄然进行。一边是现有帝国军队装备的、已是世界顶尖的铬镍钢炮管和穿甲弹头,另一边则是新式锰钢炮管和钨钢弹头。
同样的装药,同样的射击距离。
“轰!”
旧式穿甲弹击中加厚的均质钢板,留下一个深深的凹坑,但未能击穿。
换上新式钨钢弹头。
“轰!!”
一声更加尖锐刺耳的撞击声!火光迸射后,观测员飞奔上前,随即发出了不敢置信的惊呼:“击穿!完全击穿!弹头自身变形极小!”
接着测试炮管寿命。旧式炮管在连续高速射击上百发后,膛线已出现明显磨损,精度下降。而新式锰钢炮管,在射击了近两倍数量后,膛线依然清晰,精度保持稳定!
数据被迅速整理成绝密报告,呈送至御前。
次日大朝会,当江辰让内侍将一份关于新式合金性能的简报(隐去关键数据)分发给重臣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的手在微微颤抖。他们都是懂行的人,简报上那些超越现有认知的性能参数,意味着什么,他们一清二楚。
这意味着,帝国的刀锋将更加锋利,帝国的铠甲将更加坚固!在即将可能到来的与西方列强的装备竞赛中,帝国已经悄然抢占了致命的先机!
江辰高踞龙椅,俯瞰着下方震惊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此乃帝国科学院‘金刚’计划之初成。望诸卿知,朕为何要倾力于格物。未来之国战,亦是钢铁与意志之战。今日之突破,仅是开始。”
朝堂之上,再无一人敢质疑科学院消耗的巨大资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两份代表着帝国新筋骨的神秘合金报告上。一股混合着震撼、兴奋与凛然的情绪,在每一位重臣心中激荡。帝国的工业之刃,已经过千锤百炼,淬火重生,其锋芒,即将令世界为之震颤。而这锋芒背后,是无数个在熔炉前坚守的、如同石坚一样的沉默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