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475章 被玷污的青山绿水

第475章 被玷污的青山绿水(2 / 2)

支持他的声音也逐渐响起。一位研究大气的同僚补充道:“徐兄所言非虚。我等观测发现,京城上空烟雾弥漫之日,日照锐减,且烟雾中的颗粒物,确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

另一位农学家痛心道:“西山果园便是一例!若帝国良田皆受此害,粮食安全何以保障?”

讨论越来越深入,忧虑越来越沉重。最终,在格物院德高望重的老院长支持下,由徐弘祖执笔,数十位格物院学者联名,起草了一份《谏陈工业污染之害暨请立环境保护疏》。奏疏没有空谈道德,而是用详实的调查数据、严谨的逻辑推理,阐述了工业污染对水体、大气、土壤、农业乃至民众健康的现实及潜在危害,并首次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强烈呼吁朝廷立法干预,对工厂排污进行限制和治理。

四、 朝堂博弈:发展与保护的激烈交锋

这份由帝国最高学术机构呈上的奏疏,在朝堂上引发了比“毒糖案”更为复杂和激烈的争论。

以工部尚书及部分地方督抚为代表的“发展派”,言辞激烈:“简直迂腐!工厂烟囱,乃帝国富强之象征!废水废气,乃工业繁荣之必然!若依此疏,处处设限,工厂何以生产?税收何以增加?强国之路岂非自缚手脚?此议断不可行!”

他们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累财富、巩固国防,不能因噎废食。“些许环境问题,待日后国力更盛,再行解决不迟。”

而以徐弘祖等人为代表的“保护派”(此时尚未成形,主要是格物院学者和部分关心民生的官员)则坚持己见:“绝非因噎废食!污染之害,已现端倪,若不及早防治,待积重难返之时,恐付出十倍百倍之代价亦难以挽回!发展之道,应是可持续之道,而非掠夺式、毁灭式的发展!”

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龙椅上的江辰,面色凝重。他来自现代,对环境污染的恶果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伦敦的雾霾、日本的水俣病……那些触目惊心的历史教训在他脑海中闪现。他深知,徐弘祖等人的警告绝非杞人忧天。

但他也理解“发展派”的顾虑。帝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爬坡期,任何可能影响增速的政策都必须慎之又慎。然而,一想到龙须河畔沈老栓绝望的眼神,西山下赵老汉的泪水,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范围的生态灾难,他的心中便有了决断。

五、 帝心独断:《帝国环境保护令》的诞生

在听取双方激烈辩论后,江辰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强国富民,乃朕之夙愿。然,朕要的强国,是江山永固、百姓安康之强国!而非以毒水浊气换来的、不可持续之虚假繁荣!”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发展派”官员:“尔等只言发展之利,可知污染之害?若河流尽成毒渠,天空永蔽阴霾,良田化为瘠土,纵有金山银山,帝国又将立于何地?百姓又将何以生存?”

他又看向徐弘祖等人:“格物院之奏,数据翔实,切中时弊。‘环境保护’四字,振聋发聩!此非阻碍发展,而是为了更长远、更健康之发展!”

最终,江辰乾坤独断:“着令工部、格物院、户部、刑部,立即会同起草《帝国环境保护令》!此令需明确:凡新建工矿,必须远离水源地、居民区,其排污需经格物院核准之净化法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现有工厂,限期整改,逾期不达标的,一律关停!各地需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严禁破坏山林、湿地!”

他最后强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之绿水青山为代价!此事关乎国运民生,朕意已决,勿再赘言!”

皇帝的决断,如同一声惊雷,宣告了帝国对环境污染的正式宣战。尽管前路必然充满艰难——技术瓶颈、利益集团的阻挠、执行层面的困难,《帝国环境保护令》的雏形,毕竟在这污浊初显的时代,为未来的青山绿水,投下了一缕微弱却至关重要的曙光。一场更为漫长、更为复杂的“环境保卫战”,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