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看!”沈知远将三种油样倒入水盆,汽油浮于水面燃烧产生蓝焰,煤油沉在中层火光明亮,重油沉底后竟能持续燃烧:“此乃天地造化之梯次!”
江辰用火钳夹起沥青块:“此物可固堤筑路,胜巨石十倍。”他突然将油样泼向雪地,烈焰融化了积雪:“若将此火带至漠北苦寒之地...”
帝王未尽之语让所有人心领神会。兵部当即下单五千桶煤油用作军营照明,工部订购沥青修筑官道。而最让商贾疯狂的是汽油——虽然尚未找到用途,但皇帝内帑已全部收购。
七、 暗流涌动
炼油成功的消息引来窥探者。某夜巡更人发现油罐区有鬼祟人影,追赶中对方竟抛出火折子。千钧一发之际,赵石头扑灭火苗,后背却被匕首刺穿。
“是...东洋人...”垂危的老匠作留下遗言,“他们怕...怕咱们的油...”
沈知远在死者手中发现块硫磺,恍然明白对手的毒计:若硫磺混入油罐,所有油品将变成毒物。他连夜设计出“三道净油法”,在分馏前就用石灰水去除硫化物。
更精妙的是放出的烟雾弹:对外宣称炼油厂因污染被迫迁往荒漠。当间谍们转向跟踪西行的假车队时,真正的升级改造正在原址秘密进行。
八、 能源革命
天启二十九年元宵,黑龙滩炼油厂产出突破万桶。江辰亲临庆功时,做了个震惊四座的演示:将汽油注入特制铜灯,点燃后悬于午门之上。
那盏灯竟持续燃烧三昼夜不灭,亮如白昼的光芒连紫禁城角落的蟋蟀都误以为天明而提前鸣叫。外国使节在日记中写道:“大明皇帝挂起的不是灯,是第二个太阳。”
但沈知远关注的是更实际的变革。煤油灯普及让夜校遍地开花,学子每月省下的灯油钱可多买三本书;沥青官道使驿马速度提升一倍;而最初无人问津的汽油,突然被格物院疯抢——内燃机研发取得突破了!
九、 裂变之始
最深刻的变革发生在社会层面。炼油厂女工首次拿到与男工同等的工钱,因为她们分装油品的精细度更高;附近渔民发现重油可驱蚊虫,疟疾发病率骤降;甚至有天主教士前来求购煤油,说是点圣火“更近天主”。
沈知远却在此时递交辞呈。他在密奏中写道:“分馏术虽成,然原油仅得三成可用。臣请赴西域寻更高产油井,另辟裂解新法...”
江辰准奏那日,天津港出现奇观:新旧两代分馏塔并肩而立,老塔依旧稳定产油,新塔开始试验裂解重油。有西域商人惊呼:“中原人像榨甘蔗般榨油,非要榨尽最后一滴甜汁!”
十、 长明火种
五年后的冬至夜,第一盏汽油灯在养心殿彻夜长明。江辰望着跃动的火焰突然问:“沈卿到玉门了吗?”
宦官呈上刚到的敦煌奏折:“沈督办在火焰山发现自喷油井,新炼油厂已出产航空煤油...”
皇帝走到殿外,将汽油灯挂在檐角。寒风中火焰纹丝不动,映亮了他鬓角的白发。
“传旨:炼油厂全体工匠,赏穿黄马褂。”
这道旨意改写了士农工商的等级。当赵石头的儿子穿着御赐黄马褂主持新厂点火时,人们才意识到:那座曾被视为妖怪的分馏塔,早已成为点燃工业革命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而真正的传奇,正在更遥远的油田上演——沈知远团队用裂解技术将出油率提升到七成,副产品甚至包括染料和香料。当西域商队用骆驼驮着汽油灯穿越沙漠时,他们携带的光明,正是一个民族向能源自由迈进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