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李瞎子他们营昨天又挨炮轰了,死了一大半……”
“听说华军那边,当兵的顿顿有肉吃,饷银按时发,死了抚恤金够一家人活十年……”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怕什么?这城还能守几天?你没听晚上外面喊的吗?只杀李昊和他的死党……”
沉默。一种无声的共识在蔓延。
甚至在中下层军官中,也开始人心浮动。
一名姓赵的校尉,深夜被心腹家丁叫醒。“将军,您看这个!”家丁递上一支响箭和绑着的信。
信是他在华军中一位旧友写来的,详细描述了华军的强大和优待降将的政策,并直言洛阳必破,劝他早做打算,还可戴罪立功。
赵校尉看着信,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这封信能精准地射到他的营房,意味着华军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一种被彻底看透、无处可逃的寒意笼罩了他。
李昊的统治,建立在武力和恐惧之上。而当华军展示了更强大的武力,并提供了摆脱恐惧的出路时,这种统治的基础就开始动摇了。猜忌如同瘟疫般蔓延。李昊变得更加多疑和暴虐,因为一点小事就处决将领,反而加速了人心的离散。
最后的疯狂与逆转
那名奉命去点燃“地火”的心腹将领,我们称他为刘将军。他带着一小队绝对死士,秘密前往皇城下的秘密地穴。
地穴阴暗潮湿,堆满了成袋的硝石、硫磺和其他古怪材料,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连接着数条引线的装置。只要点燃,后果不堪设想。
刘将军举起火把,手却在剧烈颤抖。他不是怕死,而是想到了城破后华军的宣传。那些传单、那些喊话……“只诛首恶,不累无辜”……“顽抗到底,杀无赦”……如果自己点燃这个,整个皇城,甚至大半洛阳都会陪葬,那自己就不是“殉国”,而是拉全城百姓陪葬的千古罪人!自己的家人……会不会被愤怒的华军和百姓……
“将军?”身后的死士疑惑地催促。
就在这时,地穴入口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喊杀声!原来是赵校尉!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倒戈!他猜到李昊可能有疯狂的计划,一直暗中留意,发现刘将军的异常动向后,果断带人前来阻止!
“刘将军!住手!你想让全城人都死吗?!”赵校尉持刀冲入,厉声喝道。
双方在这狭窄阴暗的地穴里对峙起来,剑拔弩张。一边是执行疯狂命令的死士,一边是悬崖勒马的倒戈者。
“赵校尉!你要造反吗?!”
“我是要救这满城百姓!刘将军,醒醒吧!李昊完了!为我们自己,也为家人,留条活路吧!”
心理攻势的效果,在这一刻得到了极致的体现。它不仅在普通士兵和百姓中播下了怀疑的种子,更在最后关头,动摇了执行最疯狂命令的核心将领的决心。
地穴内的对峙,结局将直接决定洛阳的命运。而无论结果如何,华军的攻心之策,已经让这座坚城,从内部开始崩裂。无形的纸弹,其威力有时,更胜于真实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