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鼓点,排着整齐四列横队的华军火枪兵,如同一条条蓝色的钢铁浪潮,开始向前平稳推进!他们步伐坚定,面无表情,雪亮的刺刀在晨光下形成一片令人心寒的森林。
“快!堵住缺口!长枪手上前!弓弩手准备!”赵光弼回过神来,声嘶力竭地命令着残存的部队。
一些忠勇的军官带着惊魂未定的士兵,试图冲向缺口组织防线。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绝对的火力压制!
华军线列在距离缺口一百五十步(约百米)左右停下。
“第一排!举枪!”
“放!”
“砰——!!!”
如同爆豆般密集而整齐的枪声响起!白色的硝烟弥漫!冲在最前面的守军如同被无形的镰刀扫过,成片倒下!
“第二排!举枪!”
“放!”
几乎没有间隙!第二排齐射接踵而至!铅弹狂风暴雨般倾泻在缺口处,打得砖石碎屑飞溅,更是将任何试图露头的守军射杀!
“第三排!……”
富有节奏的、几乎不间断的排枪射击,形成了一道死亡弹幕,牢牢封锁了缺口!守军别说组织反冲锋,连抬头都极其困难!
在火枪兵的掩护下,华军的工兵和突击队动了!他们如同猎豹般敏捷,利用弹坑和废墟掩护,迅速接近缺口,并向城内投掷“震天雷”!
爆炸声在缺口后方不断响起,进一步制造着混乱。
“全体!上刺刀!冲锋!”
终于,随着军官一声令下,火枪兵们发出震天的怒吼,挺起刺刀,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过缺口,冲入了漳德城内!
接下来的战斗,更是一边倒的屠杀。
守军试图依托街巷进行巷战,但华军的小队战术更加娴熟。三人一组,互相掩护,燧发枪射击、刺刀捅刺、手榴弹投掷,配合无间。而守军混乱的指挥和低落的士气,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偶尔有小股骑兵试图冲击,也被华军迅速组织的侧翼火力轻松击溃。
落日余晖下的降旗
战斗从黎明开始,至午后时分,基本结束。
赵光弼在府衙门口试图组织最后抵抗,被一发不知从何处射来的铅弹击中胸口,当场毙命。
主将战死,残存的守军彻底失去了斗志,纷纷跪地请降。
当日下午,漳德城头飘扬的“秦”字大旗被扯下,扔在地上。一面巨大的、绣着金色盘龙玄鸟的帝国旗帜,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升起,迎风招展。
城内外,响起了帝国士兵胜利的欢呼声。
而城内那些躲在家中、瑟瑟发抖地听了一天雷霆爆炸声的百姓,则小心翼翼地推开窗户,看到的是街道上纪律严明、并不扰民的华军士兵,以及那面陌生的、却代表着强大与秩序的新旗帜。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
漳德府,这座被誉为“河南北门锁钥”的坚城,一日陷落!
初战告捷,雷霆万钧!
帝国新军的恐怖战斗力,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暴力地展现在中原群雄面前,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与恐惧!钢铁洪流的征伐之路,已然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