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阁”的建立,为黑水军提供了军官的摇篮,注入了专业的灵魂。但江辰深知,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尤其是一支旨在颠覆旧时代、开创未来的军队,绝不能仅仅依靠制度和专业。它需要一种更深层次、更强大的精神内核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让每一位士兵都清楚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死。这种内核,需要仪式、符号和传统来滋养和彰显。他要在黑水军中,塑造独一无二的“军魂”。
这项工作,被他视为与装备更新、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亲自抓在手中。
其一:战歌嘹亮,唱彻云霄
首先便是军歌。旧的军旅小调,多是诉说思乡之苦、征战之累,格调低沉,难振士气。江辰要的,是能让人热血沸腾、舍生忘死的战歌!
他召集了军中略有文采的军官和本地投靠的文人,但众人所作之词,要么过于文绉绉,士兵听不懂;要么流于口号,缺乏感染力。江辰不甚满意,最终,他闭门三日,结合记忆中的旋律和这个时代的语言习惯,亲自操刀,创作出了《黑水军进行曲》的初稿。
“莽原苍苍,黑水泱泱,天降伟烈,佑我家邦!” 开篇气势磅礴,点明黑水之地和天命所归(暗指他自己)。 “火雷震天,铁骑无双,扫荡蛮狄,靖平八荒!” 描绘军容之盛与征战目标。 “忠勇为血,纪律为纲,将军所指,吾心所向!” 强调忠诚与纪律,以及对他个人的效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借用古语,强调同袍情谊和牺牲精神。 “前进!前进!黑水的勇士们!用敌人的鲜血,染红我们的荣光!” 最后是激昂的重复与号召,简单直接,充满血性。
歌词写成,他又哼唱出记忆中进行曲的雄壮旋律,由乐工记录整理,配上战鼓和号角的节奏。
歌曲一经推出,首先在“龙骧阁”学员中传唱。年轻人最易被激昂的旋律和热血的歌词感染,很快,每天晨跑、操练间隙,《黑水军进行曲》的歌声便开始响彻学院上空,并迅速向各支主力部队蔓延。
江辰下令,全军上下,必须人人会唱。集会必唱,出征必唱,凯旋必唱!歌声成为了凝聚士气、区分敌我的最直接方式。当成千上万人齐声高歌时,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足以让胆小者胆寒,让勇武者热血沸腾!
其二:军旗所向,众志成城
旗帜,是军队的灵魂和象征。旧的旗帜五花八门,多以主将姓氏或吉祥图案为主,缺乏统一和深意。江辰要设计一面能代表黑水军精神、让人过目不忘的战旗。
他否决了以“江”字为旗的方案,认为过于狭隘。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确定了方案:底色为玄黑,象征黑水之地与沉稳勇毅;中央图案是一条张牙舞爪、踏焰而行的赤色巨龙,龙首昂扬,目光锐利,龙身盘绕,护卫着一柄垂直向下的银色剑刃(代表破军一型燧发枪的刺刀轮廓)。
黑龙代表黑水军的根基与力量,赤龙象征勇猛、血性与活力(也暗合火器之威),银剑则代表无坚不摧的武力与纪律。整个图案充满了进攻性和威慑力。
“此旗,名为‘龙牙战旗’!”江辰在授旗仪式上宣布,“旗在,人在!旗倒,人亡!从今往后,每一支独立行动的营级以上部队,都将被授予一面龙牙战旗!它代表着你们的荣誉,也代表着你们对黑水、对我所肩负的责任!见到战旗,就如我亲临!”
隆重的授旗仪式在各主力部队举行。军官们庄严地接过沉甸甸的战旗,士兵们向着战旗行注目礼,眼神狂热。这面旗帜迅速成为了所有黑水军将士心中的圣物,一种无形的精神纽带通过这面旗帜,将散处各方的部队紧紧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