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茶商,带着整队的驮马,运来香气馥郁的茶叶和精美的瓷器,换取水泥和玻璃镜。 北方的皮货商,带来成捆的上好毛皮和健硕的战马,换取烈酒和钢铁工具。 西域的胡商,辗转千里,带来璀璨的宝石、稀奇的香料和地毯,目标直指那些最顶级的玻璃器和流光锦。 甚至还有海商,从东南沿海冒险绕来,带来食盐、海货和南洋的稀奇物产。
黑水县,这个曾经的边陲苦寒之地,竟一跃成为了北境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商贸枢纽!
每日,新市集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各种口音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汇成一片喧嚣的海洋。银号门前,兑换业务繁忙,铜钱、白银、军票进进出出。仓库区,货物堆积如山,装卸工喊着号子,挥汗如雨。
相应的,县衙设立的“市舶司”(负责管理市场、征收商税)也变得异常繁忙。税务官吏们穿着统一的号服,拿着标准化的算盘和账本,按照清晰的税率(江辰制定了相对合理且固定的税率,严禁勒索),对过往商队和市场交易进行征税。
每日关门盘账时,一箱箱的铜钱、银锭,以及大量的军票(代表未来可兑现的财富),被送入县库。贸易税收,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迅速成为黑水县仅次于军工生产和田赋的第三大财政收入来源!
这笔巨大的财富,反过来又支撑着黑水县更快速的发展:更庞大的军队开支、更疯狂的工坊扩建、更浩大的基础建设(道路、水利、城墙)、以及更优厚的民生投入。
繁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本地百姓发现,工作机会变多了,工钱也涨了,市集上能买到的东西种类前所未有地丰富,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他们对带来这一切的江辰,拥护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巨大的利益,吸引了商人,也必然引来贪婪的目光。安北都护府都督郭孝义,看着原本该流入自己辖区的商税和利润,如同百川归海般流向黑水县,气得咬牙切齿。他无法在军事上轻易取胜,便开始动用行政手段,加强对边境关卡的盘查,对前往黑水县的商队课以重税,甚至暗中指示心腹假扮马贼,骚扰商路。
一些强大的外地豪商,也开始试图压价、垄断,甚至觊觎黑水县的核心技术,暗中派遣商业间谍。
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加复杂的斗争。
但无论如何,黑水县已经在这场商业盛宴中尝到了甜头,并深深扎根于此。江辰站在修缮一新的城楼上,俯瞰着下方万商云集、车水马龙的盛况,听着市舶司报来的惊人税收数字,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这繁荣,是他一手缔造,也必将由他亲手扞卫。商业战线的博弈,与军事斗争一样,他绝不会退缩。这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潮,正是他铸就霸业最坚实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