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旨意,是给江辰的。
措辞极尽褒奖,称其“忠勤体国,智勇双全,今又献瑞于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特晋爵位为“黑水县伯”,实封食邑三百户(较一般的县伯更为优厚),赏赐金银绢帛无数。并敕令其“用心农事,妥善培育祥瑞种苗,以备来年推广天下”,同时“加意边备,勿负朕望”。
第二道旨意,却是发给安北都护府都督郭孝义的。
旨意中,皇帝“听闻”北境近来匪患渐靖,对郭孝义的“辖制之功”表示了“欣慰”,并对其“顾全大局”表示了“嘉许”。同样赏赐了一些金银绸缎,并勉励其“与地方同心协力,共保边境安宁”。
第三道旨意,是发给吏部和兵部的。
着擢升原黑水县丞周谨为黑水州同知(黑水县并未升州,此乃虚衔,但品级提升),仍佐理黑水政务。同时,从京营“骁骑卫”中,挑选一名“干练忠诚”的副将,带一队五百人的“精锐”,前往黑水县,“协助江将军整训边军,以增强防务”。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第三道旨意,才是真正的核心。
擢升周谨,是施恩,也是安抚,更是在江辰团队里埋下一颗可能分化其下属的棋子——皇帝擢升了你的人,你总不能不让陛下的天使进门吧?
而那五百“京营精锐”,名为协助,实为监军!是插入黑水县心脏的一根钉子!既是监视,也是威慑,更是关键时刻可能反转局面的力量!
赏赐与制衡,并行不悖。
萧景琰写完旨意,放下朱笔,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极其耗费心力的工作。他看着那三道墨迹未干的旨意,眼神依旧复杂。
他希望江辰能体会他的“深意”,继续做一把听话的刀。他希望那五百京营能真的起到制衡作用。他希望北境能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保持稳定,让他有更多时间来处理国内积弊,巩固皇权。
但他内心深处,又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下一盘棋,棋盘是北境,棋子是郭孝义和江辰,而他这个棋手,却并不能完全掌控棋子的走向。那个远在边陲的年轻县伯,会甘心只做一枚棋子吗?
“拟旨,用印,发了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对侍立在一旁的秉笔太监说道。
“奴才遵旨。”太监恭敬地接过旨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旨意很快被送出皇宫,以不同的速度,向着北境方向而去。
皇帝萧景琰重新走到那幅北境舆图前,目光死死盯住“黑水县”那个小小的点。
他知道,他的旨意将会在那里掀起新的波澜。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他无法预料。
而远在黑水县的江辰,此刻尚不知京师的决策。但他早已料定,皇帝的“赏赐”绝不会单纯。
风暴,从未停止酝酿。帝王的权衡,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罩向黑水。而江辰,又将如何在这张网中,破局而出?
悬念,再次拉满。棋局,已然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