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对江辰的实际职务,并未做进一步擢升,仍命其“统领本部”,这意味着皇帝和朝廷虽然重赏,却并不打算立刻让其掌握更大的实际兵权,其核心部队依然被限制在一定的规模内,透露出谨慎的掌控之心。
更重要的是,在圣旨的最后,皇帝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北境新式军械,于此次大捷颇见奇效。着兵部遴选干员,前往雁门关,详加考察验看,若果利于国,当录其法式,斟酌推广于各边镇,以期强军。”
这道命令,看似合理且积极,但背后隐藏的深意,却让不少大臣心中一动。这是要正式插手江辰的核心技术了。派去的“干员”,是单纯的学习考察,还是另有使命?所谓的“录其法式,斟酌推广”,主动权又将掌握在谁手中?
朝会在一片看似欢庆的气氛中结束。主战派扬眉吐气,纷纷向与江辰交好的官员道贺。而此前那些弹劾江辰、主张议和的官员,则面色讪讪,暂时闭上了嘴巴。
退朝之后,皇帝的旨意和丰厚的赏赐,再次以最快的速度,伴随着皇帝的嘉许和期望,浩浩荡荡地送往北境雁门关。
当宣旨的钦差队伍再次抵达雁门关时,关内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香案高设,旌旗招展。
江辰率领麾下将校,跪接圣旨。听着那厚重的封赏,听着“骑都尉”、“骁骑将军”的头衔,听着那丰厚的金银赏赐,身后将士无不激动万分,与有荣焉。
“臣,江辰,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江辰的声音沉稳,叩首谢恩。他的脸上带着应有的感激和荣耀,看不出丝毫异样。
宣旨完毕,关内再次欢声雷动。“骑都尉!”“骁骑将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看着自家主将得到朝廷如此厚重的封赏,士气更加高涨。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江辰接过那柄象征着“骑都尉”爵位的玉圭时,手指微微摩挲着冰凉的玉质,眼神深处却是一片清明和平静。
他深知,这厚重的封赏,既是荣耀的冠冕,也是无形的枷锁;既是皇恩浩荡,也是帝王心术。
朝廷的目光,已经前所未有地聚焦到了他的身上。那即将到来的兵部“干员”,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抬起头,望向京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恩,他领了。 爵位,他收了。 但想轻易拿走他安身立命的东西,却没那么容易。
未来的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