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带旧仓库的铁皮屋顶被风刮得“哐哐”响,林劫蹲在满地的修车工具中间,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铝箔纸,指尖被锋利的边缘划开一道小口子,血珠渗出来,滴在冰冷的金属工具箱上,瞬间凝住。
他正在赶制简易的热成像屏蔽装备。从旧仓库翻出来的保温棉被撕成条状,裹在铝箔纸里,一层层缠在身上,像穿了件银光闪闪的破烂铠甲——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简陋的办法,铝箔纸反射热辐射,保温棉隔绝体温,虽然比不上黑市卖的专业屏蔽服,但至少能让热成像仪的信号减弱大半。
“再加点……”他对着空气嘀咕,把最后一块保温棉缠在小臂上。刚缠好,手腕上的信号接收器突然发出急促的“嘀嘀”声,屏幕上跳出红色预警:“检测到无人机信号,距离1.2公里,正朝仓库方向移动,携带热成像模块。”
林劫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赶紧趴在地上,透过仓库的破窗户往外看。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灰白色的天幕下,一架银灰色的无人机正缓缓飞来,机身上印着“龙穹安防”的标志,螺旋桨转动的“嗡嗡”声越来越近,像一只盘旋的鹰隼,正用冰冷的镜头扫视着下方的废铁堆。
是“清理者”的侦察无人机!比他预想的来得更早!
林劫赶紧拉过旁边的废弃帆布,盖在自己身上。帆布上满是机油和铁锈,正好能掩盖他身上铝箔纸的反光。他屏住呼吸,透过帆布的缝隙盯着那架无人机——它飞得很低,离仓库只有不到三百米了,机身下方的热成像镜头正一圈圈扫描,光束扫过仓库墙壁时,能隐约看到墙上的热成像残影。
“别过来……别过来……”他在心里默念。信号接收器的屏幕上,无人机的信号强度越来越高,红色的进度条快满了。他能想象到,无人机的屏幕上,正显示着仓库区域的热成像图,只要他的体温泄露一点,就会被标记成“异常热源”,用不了五分钟,“清理者”就会赶过来。
就在无人机即将飞到仓库上空时,信号接收器突然“嘀”了一声,屏幕上的红色预警变成了黄色:“检测到无人机热成像模块临时故障,信号干扰中……”
林劫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仓库里的旧变压器!这仓库以前是农机维修站,角落里的旧变压器虽然早就废弃了,但线圈还没完全老化,偶尔会发出微弱的电磁干扰,正好能影响无人机的热成像模块!
他松了一口气,后背的冷汗把保温棉都浸湿了。无人机在仓库上空盘旋了两圈,似乎没发现异常,又朝着远处飞去,“嗡嗡”声渐渐消失在风里。
林劫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指尖的伤口又开始疼。他走到仓库角落,看着那个锈迹斑斑的旧变压器,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龙穹做无人机反制测试的日子——那时候他和小马一起,研究如何用电磁干扰屏蔽无人机的信号,秦教授站在旁边,笑着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能伤人,也能自保”。
现在,这把“剑”终于用在了自己身上。可他心里没有丝毫庆幸,只有一阵莫名的悲凉——他曾经用技术保护系统,现在却要用同样的技术,躲避系统的追杀。
他重新坐回工具箱前,继续完善屏蔽装备。这次他学聪明了,把几块小的旧电路板拆下来,贴在保温棉外面——这些电路板虽然不能用了,但上面的铜线圈能增强电磁干扰,就算再遇到无人机,也能多一层保障。
忙活了大概一个小时,装备终于做好了。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脚,虽然裹得像个粽子,行动有点不方便,但至少不用担心热成像仪了。他摸出怀里的图纸,又看了一眼稷下数据中心的布局——b3层的消防栓,隐藏通道的入口,这些都已经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就在这时,信号接收器又响了,这次不是预警,是接收到了“清理者”的内部通讯,声音经过加密处理,有点模糊,但能听清关键信息:“……无人机编号07报告,锈带区域未发现异常热源,请求更换巡逻路线……”“……批准,注意稷下外围1公里范围,每15分钟巡逻一次,重点监控废弃仓库和铁路沿线……”
林劫的眉头皱了起来。“清理者”加强了稷下外围的巡逻,每15分钟一次,比之前更密集了。他必须精准计算无人机的巡逻时间,才能在间隙中靠近稷下,一旦错过了时间,就会被无人机发现。
他拿起信号接收器,调出无人机的巡逻路线图——这是他刚才趁着干扰无人机的间隙,偷偷破解的部分数据。图上显示,无人机的巡逻路线是固定的,从稷下数据中心出发,沿着外围公路绕一圈,再回到原点,经过仓库附近的时间正好是每15分钟的第3分钟和第18分钟,每次停留20秒。
“只有20秒的间隙……”林劫对着路线图小声说。也就是说,他必须在无人机离开后的13分钟内,从仓库跑到稷下外围的隐蔽处,否则下一架无人机就会过来,把他堵在半路上。
他没敢多待,把图纸叠好放进怀里,又检查了一遍身上的装备:折叠刀别在腰上,硬盘和U盘贴身藏好,信号接收器系在手腕上,改装的信号干扰器揣在口袋里——这是他从旧电路板里拆零件做的,虽然功率不大,但能在紧急时刻干扰无人机的通讯,争取几秒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