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雨水敲打着锈迹斑斑的集装箱顶棚,发出单调而令人心烦意乱的嗒嗒声。林劫蜷缩在“新家”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潮湿的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机油气味。这里是他用最后一点加密货币从一个流民手里换来的临时巢穴,位于锈带区边缘,一个被遗忘的集装箱堆场深处。
他没有开灯,只有一台老旧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出的幽蓝光芒,映照着他毫无血色的脸和深陷的眼窝。屏幕上,张澈社会性死亡乃至最终自杀的新闻摘要如同冰冷的墓志铭,无声地滚动着。
复仇的第一步完成了。但林劫感觉不到任何快意,只有一种更深沉的、冰冷的空虚感,像胃里塞满了铅块,沉甸甸地坠着。张澈死了,但妹妹没有回来。真相的迷雾似乎更浓了,只是隐约显露出背后更庞大、更狰狞的阴影。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张澈只是一个外围的执行者,对付他,林劫现有的工具和技巧尚可应付。但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龙吟系统更深层的守卫者,可能是拥有更高权限的内部人员,甚至是“獬豸”直属的网域巡捕。他现在这套拼凑起来的设备,如同孩童的玩具,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电脑粗糙的外壳。记忆不受控制地飘回过去,飘回那个他曾经属于,却又亲手逃离的地方——龙穹科技。
他曾是那里最耀眼的新星之一,不是因为他擅长建设,而是因为他天生就能看到系统的“裂缝”。他能找到那些连设计者都未曾察觉的逻辑漏洞和后门。那时,他甚至还带着几分天真,以为自己的才能能用于让系统变得更坚固、更安全。
直到他发现了那个东西——一个深埋在系统底层协议之下的、不属于任何已知项目的异常代码模块。它像一个沉睡的寄生体,安静地附着在龙吟系统的核心,拥有着令人不安的高权限。他将其命名为“影核”。
年轻气盛的他,自以为发现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兴冲冲地提交了报告。换来的不是嘉奖,而是安全部门冰冷的质询、权限的悄然剥夺、以及来自高层的、看似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建议”——忘记它,那只是一个已被废弃的测试模块。
他试图争辩,但所有的访问日志都被修改,证据不翼而飞。他成了那个“妄想看到幽灵”的麻烦制造者。信任崩塌,理想粉碎。他意识到,系统并非他想象中追求完美与秩序的工具,其光鲜的表象下,藏着绝不允许多余之人窥探的秘密。
于是,在签署了厚厚的保密协议后,他带着满心的 disilsion(幻灭)和一丝未被磨尽的警惕,自我放逐,离开了龙穹。
但在离开前,他做了最后一件事。
利用一次系统大规模升级测试的混乱期,他利用自己尚未被完全撤销的高级权限,将“影核”的部分关键代码、他自己编写的一系列极度危险的漏洞利用工具、以及一个记录了那个异常模块坐标和部分特性的加密日志,打包压缩,用他独创的、层层嵌套的加密算法封存起来。然后,他将这个数据包,像埋藏时空胶囊一样,悄悄传输并隐藏到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地方——第七数据中心,一个即将被列入淘汰清单的旧服务器集群的某个特定存储扇区。
他给它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触发条件:只有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视网膜)结合一组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动态密钥才能解锁。这是他留给自己的“潘多拉魔盒”,希望永远没有打开它的那一天。
现在,这一天到了。
雨声似乎变小了。林劫猛地从回忆中惊醒,眼神重新聚焦,那里面只剩下冰冷的决意。
他必须取回那个“盒子”。
第七数据中心早已废弃多年,官方记录中,那里的硬件已被清空或格式化。但林劫知道,大规模的数据迁移总会留下残渣,尤其是那些被标记为“无用”且存储在物理隔离扇区里的数据。它们就像旧宅墙缝里的老照片,往往能被遗忘很久。
但如何进去?物理潜入一个哪怕废弃的龙穹设施,也绝非易事。
他的目光落在笔记本电脑旁那部改装过的、看起来其貌不扬的智能手机上。这部手机是他现在主要的黑客工具,但它的算力,对于远程破解第七数据中心可能残存的、基础但依然存在的安保系统来说,还是太勉强了。他需要跳板,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风险极大,但值得一试。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屏幕上的命令符如瀑布般流下。他不再试图隐藏自己,而是主动出击,像一只毒蛛,开始在城市庞大的网络脉络上编织一张危险的网。
他的目标不是第七数据中心本身,而是遍布瀛海市各个角落的、数量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智能交通信号灯、环境监测传感器、甚至是街边的公共信息亭。这些设备的处理器微不足道,但成千上万台同时被征用,就能汇聚成一股可观的分布式计算洪流。
他的代码如同数字时代的鼠疫,悄无声息地感染着一个又一个设备。他利用这些设备固有的、厂商为了维护方便而留下的后门或弱密码,将其变成受他控制的“僵尸节点”。这不是精细的操作,而是粗暴的、广撒网式的掠夺。
屏幕上,一个进度条飞速增长,代表着他能控制的节点数量。成千上万……数万……十万……
整个城市的物联网仿佛患上了一种低烧,某些区域的信号灯切换出现了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小延迟,一些环境传感器的数据上传间歇性卡顿。但对于绝大多数市民和系统监控员来说,这一切都淹没在庞大的数据噪音中,微不足道。
但林劫知道,这就像在巨人脚下偷走沙粒,规模足够大时,终究会引起注意。他必须快。
当控制的节点数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林劫停止了扩张。他屏住呼吸,将所有这些窃取来的计算力,通过无数条加密的、随机路径的数据流,汇聚成一股无形的、磅礴的力量,然后如同挥舞一柄巨锤,狠狠砸向第七数据中心的网络防火墙!
废弃数据中心的防御远比想象中要顽强。尽管主体已停用,但最基本的网络隔离和访问认证依然在运行,像是一座废弃城堡外围长满荆棘的围墙。
林劫汇聚的分布式算力洪流与防火墙的固化防御规则猛烈碰撞。没有炫目的光影,只有屏幕上疯狂滚动的代码冲突和资源消耗读数。这是一种纯粹的数字角力,野蛮而直接。
防火墙在不断冲击下开始颤抖,古老的规则库出现裂痕。林劫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在键盘上几乎舞出残影,不断调整着攻击向量,寻找着最薄弱的环节。
找到了!
一个基于陈旧协议的身份验证漏洞被他抓住并瞬间放大。防火墙的逻辑链短暂崩断了一刹那!
就是现在!
林劫没有丝毫犹豫,早已准备好的精准指令如同手术刀般切入那一闪即逝的缝隙,直刺数据核心区域。他不是要窃取数据,也不是要破坏,而是执行一个极其特殊的、基于他记忆中的坐标的“数据检索”指令。
指令在荒芜的数据废墟中穿梭,最终定位到了那个被遗忘的扇区。反馈信号传来——数据包仍在!虽然部分存储介质老化导致少量比特位错误,但主体完整!
“拉回来!”林劫在心中低吼,将所有的带宽和算力都用于这项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