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下一个赛道(2 / 2)

沈雨萱立刻回应:“前期我们可以采用混合云模式,租用公有云算力进行大规模训练,同时自建小规模集群进行核心算法迭代和隐私数据训练。这样可以平衡成本和灵活性。而且,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针对特定场景优化的轻量化模型,可能更适合我们的生态需求。”

顾明捕捉到了关键:“所以,这个前瞻实验室,更像是一个技术雷达和孵化器?它的产出不是直接的产品,而是经过验证的技术方案、原型设计,以及……未来可能衍生出的新业务方向?”

“完全正确!”陈序点头,“它的价值,不在于当期利润,而在于确保我们在下一轮技术变革中,不掉队,甚至能引领潮流。同时,它也是我们吸引和培养顶尖技术人才的磁石。”

林晚晴思考了片刻,终于缓缓点头:“如果是以预研和孵化的形式,控制好初期投入预算,并且有清晰的阶段性技术目标进行评估……财务上,我可以支持。但这部分预算,需要单独列支,严格审计。”

陈序最后将目光投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磊(通过视频参会):“王哥,从政策和宏观层面,您怎么看?”

王磊的声音从音箱里传出,沉稳而有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远规划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在这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符合国家战略。如果你们能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出特色和优势,不仅可以获得政策支持,也能极大提升公司的技术形象和品牌价值。不过,一定要注意数据安全和合规使用,这是红线。”

“明白。”陈序郑重点头,他重新站直身体,环视众人,“那么,对于成立聚焦AI和Iot的‘前瞻实验室’,大家是否同意?”

沈雨萱第一个表态:“我没有异议,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布局。”

赵知远撇了撇嘴,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吧,搞个实验室先探探路,总比到时候抓瞎强。我配合。”

顾明:“同意。建议尽快明确实验室的章程和首批研究课题。”

林晚晴:“附议。我会准备好相应的预算方案。”

“好!”陈序在白板上那个代表着AI和Iot的红色交汇处,画上了一个坚定的对钩,“那么,‘前瞻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赵知远,沈雨萱,给你们一周时间,拿出初步的组织架构和首批研究计划。”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陈序独自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两个红色的圆圈,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比应对周天明更加漫长、也更加考验耐力和远见的竞赛。他提前落下的这颗棋子,或许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他坚信,这将是序言科技在未来十年能否真正屹立不倒的关键。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会议室里回荡:

“周天明,你盯着现在的战场……而我,已经在为下一个时代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