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会议室里,陈序将一份技术路线图铺在桌上。核心团队成员围坐一圈,神色专注。
各位,陈序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三个分支,快充技术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在这三个方向同时发力。
赵知远推了推眼镜,凑近细看:无线充电、电池材料、电源管理芯片......这需要投入巨大资源。
正因为需要巨大投入,才要提前布局。陈序看向众人,周天明能用资本打压我们,但打不垮真正的技术壁垒。
顾明若有所思:如果我们能在这三个领域都取得突破,就相当于建起了三道护城河。
不止三道。陈序在白板上写下一串公式,看看这个——如果我们把无线充电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会发生什么?
赵知远猛地站起身:那将彻底改变智能家居的供电方式!但现在的技术最多只能做到百分之七十......
所以才是机会。陈序目光炯炯,赵工,我需要你组建三个专项小组,直接向我汇报。
林晚晴适时插话:财务上可以支持,但需要明确各阶段的投入产出比。
前期不要考虑产出。陈序斩钉截铁,把这些研发投入当作战略投资。等技术突破后,回报会是投入的百倍。
就在这时,前台内线电话响起:陈总,您约见的苏博士到了。
一位留着利落短发、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走进会议室。她将笔记本连接投影仪,开门见山:
陈总,您提出的智能电源管理构想,我认为可以结合AI算法实现。
她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套复杂的算法模型:通过机器学习预测用电行为,能让设备续航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赵知远立即被吸引:这个思路太棒了!但算法复杂度......
所以需要专门的芯片支持。苏梦切换幻灯片,这是我设计的电源管理芯片架构,专门优化AI运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超前的构想震撼了。
顾明率先反应过来:苏博士,请问您目前在哪家机构高就?
斯坦福电子工程系,刚拿到博士学位。苏梦微微一笑,陈总一个月前就联系了我,这套方案是我们共同完善的。
林晚晴惊讶地看向陈序:你一个月前就在准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