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70%?吹牛吧?用的什么协议?qc2.0都没出来呢!”
“楼上的,楼主又没说支持公共协议,万一是私有协议呢?”
“接口有点特别,不是常见的icro USb,好像多了几个触点?”
“重点是电量显示好精准的样子,还是LEd灯带,比数码管高级!”
“求品牌!求价格!什么时候上市?我的古董手机有救了!”
讨论迅速升温,质疑、好奇、期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帖子被不断顶起,回复数量快速增长。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成功勾起了核心科技用户群体的极大兴趣。
李国栋兴奋地向陈汇报:“陈总,效果太好了!几个帖子总浏览量已经超过十万,回复几千条!很多人都在打听品牌和上市时间!”
陈序看着后台数据,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笑容:“很好。让我们的‘水军’……不,是‘热心网友’,适时引导一下讨论方向,重点强调我们对‘不虚标、重安全、快充体验’的坚持。”
“明白!”李国栋心领神会,“我让他们重点科普一下普通移动电源的虚标乱象和安全隐患,抬高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值。”
赵知远也关注到了论坛里的技术讨论,特别是对一些快充原理的猜测,他有些按捺不住,找到陈序:“陈总,我看很多人对我们的技术有误解,要不要我注册个账号,去解释一下?”
陈序笑着阻止了他:“赵工,现在还不是亮出技术底牌的时候。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有争议,有关注,才是最好的预热。”
与此同时,陈序让林晚晴根据论坛反馈的热点问题,开始准备一份详尽的q&A,为产品正式发布做准备。
市场的火种已被点燃,在小范围的科技爱好者圈子里,“那款神秘的、充电超快的金属移动电源”已经成为热议话题。一种“未售先火”的态势,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