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替我接过药碗,低声道:好在三姑娘明白,当即就准了。还说既然两家交好,正好互相帮衬。
探春丫头是个聪明的。凤姐叹道,她岂会不知宝钗的用意?只是眼下还要借宝钗的力来推行这些新政。
从凤姐处出来,月色已上柳梢。我在沁芳桥边遇见莺儿,她提着一个精巧的花篮,见了我笑道:袭人姐姐,这是才编的,送给姐姐玩。
我接过花篮,见那藤条编得密实,还点缀着几朵干花,状似无意地问:好巧的手艺。听说你认了叶妈做干娘?
莺儿脸上飞起红霞:叶妈待我极好,常教我编这些......前儿还说要教我认香草呢。
回到怡红院,宝玉正和黛玉在院里下棋。见我拿着花篮,黛玉笑道:好精致的玩意儿,莫不是莺儿的手艺?
我点头称是。宝玉凑过来看:难怪茗烟近来总往蘅芜苑跑,原来是有这层关系。
黛玉用团扇掩着嘴笑:你呀,就知道这些。我倒听说今日议事厅上好生热闹。
我将今日之事细细说了,宝玉听得直摇头:这些家务事最是烦人,难为三妹妹还要应付这些。
黛玉却若有所思:宝姐姐这般用心,倒真是......周到。
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在廊下做针线。忽见一个小丫鬟鬼鬼祟祟地从角门出去,看身形像是宝钗屋里的文杏。不多时,叶妈提着灯笼匆匆往蘅芜苑方向去了。
第二日清晨,我去给探春送新制的胭脂,正遇见平儿在回话:......昨夜叶妈在蘅芜苑待了半个时辰才出来。
探春冷笑:果然如此。她接过胭脂,忽然问道,袭人,你常在怡红院,可知道茗烟近来常往蘅芜苑去?
我斟酌着回道:倒是见过几次,说是给宝姑娘送东西。
平儿与探春交换了个眼神。这时,外头传来宝钗的声音:三妹妹可在?
宝钗穿着一件月白绫袄,外罩青缎掐牙背心,笑吟吟地走进来:我昨儿想起,叶妈虽是个老实人,到底年纪大了。不如再派个年轻些的帮衬?
探春不动声色:宝姐姐觉得谁合适?
我屋里的文杏倒是个机灵的。宝钗温声道,让她跟着学学,将来也好帮衬。
平儿忽然笑道:宝姑娘想得真周到。不过二奶奶昨日还说,怡红院的春燕是个得用的,正要提拔呢。
宝钗笑容微滞,随即又展颜:既然二奶奶有了安排,那便更好了。
我看着这场暗流涌动的交锋,忽然明白这大观园里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举动,都藏着说不尽的心思。宝钗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平儿和探春,正在小心翼翼地应对。
午后,我去给黛玉送药,见她正对着棋盘出神。见我来了,她轻声道:你可觉得,这园子里的空气,一日比一日沉重了?
我替她披上外衣:姑娘何出此言?
黛玉拈起一枚棋子,幽幽道:下棋的人多了,棋盘就小了。
窗外,几只雀儿在枝头叽喳。我忽然想起昨日叶妈提着灯笼匆匆赶路的身影,想起莺儿羞红的脸,想起宝钗那永远得体的微笑。
这大观园,终究是再也回不去从前的宁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