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笑道:是凤丫头特意从隆福寺觅来的。说是住持亲自调的方子,加了檀香、沉香,最能宁神静气。
说笑间,我见尤氏悄悄拉过平儿,低声嘱咐着什么。平儿连连点头,又向门外打了个手势,想必是安排晚间的守夜事宜。
茶过三巡,老妯娌们起身告辞。贾母执意要送,众人再三推辞,最后只送至内仪门。
我才服侍贾母更衣毕,就听见外间传来阵阵脚步声。贾敬、贾赦领着族中子弟鱼贯而入,满屋子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一年年的难为你们了,贾母坐在炕上含笑摆手,今儿就不必行大礼了。
话虽如此,贾敬还是领着男眷们整整齐齐作了揖,那边邢夫人也带着女眷们道了万福。鸳鸯忙示意小丫头们将交椅排开,按着辈分一一引座。
宝玉站在贾政身后,趁着行礼的间隙朝我使眼色。我会意,悄悄将早就备好的醒酒石塞进他手里,低声道:二爷且含着,待会要饮屠苏酒。
这时只见赖大家的带着管事媳妇们抬上几个大托盘,里头堆满了金银锞子并各色绣花荷包。贾母笑道:今年特意让银楼多打了些笔锭如意的式样,给孩子们讨个吉利。
我正帮着分派,忽见一个小丫头凑过来悄声道:袭人姐姐,芹哥儿方才在二门外探头探脑的,被周瑞劝回去了。
心下暗叹,面上却不动声色:去取两个银锞子用红纸封了,就说老太太赏他娘买药吃的。
合欢宴摆开时,满堂珠围翠绕。男眷在东,女眷在西,中间用十二扇紫檀嵌螺钿屏风隔开。我侍立在贾母座后,见凤姐亲自执壶,从贾敬起依次斟屠苏酒。
这酒是照着古方酿的,贾母对身旁的王夫人道,加了白术、肉桂,最是驱寒。
宝玉饮罢酒,悄悄向我招手。我趁布菜的工夫过去,见他脸色微红,忙递过帕子:二爷可是酒力上来了?
他低声道:那醒酒石果然有效。只是这合欢汤里的桂花蜜放得多了些,腻得很。
我正要答话,忽听贾母唤我:袭人,把这道如意糕给林姑娘送去,她爱吃这个。
忙用玛瑙碟子盛了糕,转到西边席上。黛玉正与探春说笑,见我来了,抿嘴笑道:难为老太太还记着。
探春打趣道:林姐姐的喜好,老太太哪件不记得?前儿还特意吩咐厨房,说你爱吃扬州来的干笋。
说笑间,外头忽然响起爆竹声。小丫头们吓得捂耳朵,宝玉趁机溜到我们这边来:可是开始放烟花了?
就你心急,黛玉嗔道,还没散席呢。
贾母在内间更衣时,特意嘱咐我:夜里各处香火都要仔细,你带着麝月她们多巡查几遍。
老太太放心,我替她系好腰带,已经安排妥当了。佛堂、灶王前都派了妥当人守着。
从内间出来,但见大观园里灯火通明。大明角灯高悬,路灯如星子般蜿蜒。小厮丫鬟们都换上新衣,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姐姐瞧,麝月指着天空,今年这烟花格外好看。
但见火树银花在夜空中绽开,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光彩流动。我站在廊下,忽然想起母亲在世时常说:过年过年,过得是团圆。
正出神间,平儿提着个灯笼过来:二奶奶让把这个给晴雯送去,说她病着不能出来,在屋里也能瞧瞧光亮。
我接过灯笼,见上面画着岁寒三友,倒是雅致。转身时,听见不知哪个院里传来唱曲声,伴着爆竹噼啪,将这除夕夜闹得沸反盈天。
这锦绣丛中的热闹,倒比那烟花还要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