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142章 宝琴怀古诗藏谶,钗黛争锋语含机

第142章 宝琴怀古诗藏谶,钗黛争锋语含机(2 / 2)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宝钗忽然蹙起眉头,将茶盏往桌上一顿,发出清脆的响声:前八首都是史鉴有据的,后两首却无考。这等淫词艳曲,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黛玉原本慵懒地靠在锦垫上,闻言立即直起身子,翠羽般的眉毛微微扬起:宝姐姐也太胶柱鼓瑟了。咱们虽没看过那些外传,难道连《西厢记》《牡丹亭》的戏文也没听过?三岁孩儿都知道‘小红娘’的故事,偏咱们就说不得?说着顺手将帕子一甩,正扫过案上那枝红梅。

探春忙打圆场,伸手按住黛玉的帕子:林姐姐说得是。那年我随父亲上任,光关帝庙就见了三四处,难道都是真的?不过是后人敬仰所建罢了。她腕间的金镯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李纨也温声劝道:况且这些故事在说书唱戏里都是常见的,又不是什么邪书。琴丫头走过这些地方,留着也是个念想。

我见宝琴垂首不语,纤长的睫毛在脸颊投下阴影,忙递上一盏新沏的六安茶:琴姑娘喝口茶润润喉,这茶是用去岁收的梅花雪水沏的。

宝钗这才缓和了神色,却仍转身对薛姨妈轻声道:女孩家终究该以贞静为主,这些地方原就不该去的。

这时宝玉忽然一声,指着最后一首《梅花观怀古》道:这‘不在梅边在柳边’,我仿佛在哪听过......他挠着头苦苦思索,冠上的绛珠差点滑落。

黛玉抿嘴一笑,眼波流转间自有风流:可不就是《牡丹亭》里杜丽娘的题画诗?说着以箸击盏,轻轻哼唱起来,‘他年若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她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竟比往日唱的《牡丹亭》还要婉转动人。

宝琴惊喜地拉住黛玉的衣袖:林姐姐竟连曲调都知道!我当初在姑苏听戏,那旦角唱得还不如姐姐一半好呢!

众人正说笑,忽见琥珀掀帘进来回道:老太太让传饭了,说今儿有新鲜的鹿腩。

收拾纸笔时,我见宝钗独自站在窗边,望着宝琴那卷诗稿出神。晚风拂过,吹起诗稿一角,那首《马嵬怀古》在暮色中微微颤动: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烛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竟看不清神情。

黛玉走过来,将一件杏子红绫斗篷轻轻披在宝钗肩上:宝姐姐,用饭了。

宝钗转身时,脸上已换上平日温婉的笑容,顺手理了理黛玉鬓边的珠花:这就来。

我最后离开暖阁,见那卷诗稿静静躺在案上,烛光映着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的诗句,恍惚间竟像是谁的谶语。

窗外梅影横斜,暗香浮动,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悠悠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