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335章 新的征程,一纸调令震惊全国官场

第335章 新的征程,一纸调令震惊全国官场(1 / 2)

那张没有封口的信笺,被陈默妥善地收进了贴身的口袋里。它的分量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又重逾山岳。

从西山庭院回到军区总院的“安全屋”,陈默的生活恢复了之前规律而单调的节奏。身体是一座亟待修补的庙宇,每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后背的伤口在缓慢愈合,肌肉的力量在一丝一寸地回归。

而他的精神,却早已是驰骋在万里之外沙场上的将军。

高强成了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这位国安的铁血局长,如今几乎成了陈默的专职联络员。他不再提任何关于安保的要求,只是沉默而高效地满足着陈默的所有需要。

“G省过去二十年的所有地方志。”

“建国以来,所有关于G省水文、地质、矿产的勘探报告,包括那些未公开的。”

“G省主要姓氏的宗族源流考,以及近五十年来的人口迁徙数据。”

“所有在G省任职超过十年,现仍在位的处级以上干部的详细履历。”

一道道指令,通过高强,从这间密不透风的病房发出。海量的资料,被以最高密级,源源不断地送了进来。纸质的文件堆满了半个房间,更多的电子数据,则存放在一台物理隔绝的军用电脑里。

病房成了世界上最顶级的书房和情报中心。

陈默不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与外界进行任何不必要的交流。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康复训练,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这片由文字和数据构成的、关于G省的浩瀚海洋里。

他的身体被禁锢在方寸之地,但他的思想,却跟随着那些泛黄的纸页和冰冷的数据,在G省的戈壁与群山间穿行。他看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辉煌与落寞,看到了丝绸古道上的驼铃与风沙,看到了黄河上游那片贫瘠土地上,人们为了争夺水源而刻在骨子里的械斗基因。

社稷沙盘上,那片代表着G省的土黄色区域,在他日以继夜的研究中,渐渐变得不再是一片混沌。他能看到,在那片暗淡的气运之下,有几条极其微弱的、如同蛛网般的金色丝线,连接着几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节点。一个是被废弃的军工厂,一个是几近干涸的盐湖,还有一个,是某个以彪悍着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些,都是沉睡的火种。

而外界,关于凤凰市那场惊天动乱的余波,仍在发酵。

但在真正的高层圈子里,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巨大的功勋被压了下来,也意味着,一场石破天惊的奖赏,正在等待着它的主人。

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京城,盯着那个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的年轻人。

京城,某部委的食堂里。

几个端着餐盘的处级干部,状似不经意地凑到一桌。

“听说了吗?G省那边,要动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压低了声音,用筷子扒拉着盘子里的米饭。

“G省?那地方谁愿意去啊,去了就等于发配边疆。”对面的胖子撇了撇嘴。

“这次不一样,”眼镜男神秘地笑了笑,“空降一个常务副省长,兼任新成立的改革试验区一把手。”

“哦?那可是实权位置。谁啊?老王家的那个,还是老李家的?”

眼镜男摇了摇头,伸出三根手指,又迅速收了回去,最后比了个五。

“三十五?”胖子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开什么玩笑!哪个天潢贵胄能有这待遇?”

“不是京城圈里的。”眼镜男的声音更低了,“凤凰市,陈默。”

“陈默?”胖-子愣住了,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就是那个搞出‘凤凰奇迹’的?”

“不止。”眼镜男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混杂着嫉妒与敬畏的复杂光芒,“他就是通报里那个,‘地方干部’。”

“嘶——”饭桌上,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

江东省,省委书记办公室。

秘书将一份刚刚收到的内部传真,轻轻放在书记的桌上。

书记扶了扶老花镜,只看了一眼标题,握着笔的手就停在了半空。

《关于任命陈默同志为G省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并提名为G省常务副省长人选的通知》

一连串的头衔,像一串重磅炸弹,在书记的脑海里炸开。

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提拔,这是……一步登天!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靠在椅背上,良久无语。他想起了在凤凰市,那个年轻人是如何借力打力,扳倒李建斌;想起了在省城,他又是如何智斗周正龙,为江东官场刮骨疗毒。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个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直到凤凰市那声爆炸响起,他才惊觉,自己发现的,根本不是一匹千里马。

那是一条潜渊的龙。

江东这片池塘,终究是太小了。

……

G省,省会金州市。

一场省委常委会正在召开,气氛沉闷。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向中央申请下一年度的财政转移支付。

省长是个面色黝黑、身材壮实的西北汉子,说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今年的旱情严重,几个农业县基本绝收,这个口子,必须向中央哭,而且要大声哭,不然,明年咱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一众本土派常委的附和。

就在这时,省委副书记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眉头不易察?地皱了皱,然后将手机递给了身旁的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