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陈默,意有所指:“你们准备的那些漂亮的展板和完美的路线,可以有。但最好,也准备一些能让他‘踢一脚’的‘轮胎’。”
陈默心中一动。
“我明白了。”
高渐离点了点头,不再多说,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他又停下脚步,回头说了一句:“你报告里提的那个‘地方发展试错保险基金’的构想,很有意思。回头,给我一份更详细的方案。”
说完,他便拉开门,走了出去,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陈默站在原地,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嘴角终于浮现出一抹真正的笑意。
他知道,这位来自京城的“主考官”,已经从对手,变成了潜在的盟友。
第二天上午,天高云淡。
凤凰市的空气,仿佛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清洗过,每一片树叶都绿得发亮。通往开发区的主干道上,车流被临时管制,但道路两旁,依旧站了不少自发前来的市民,他们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激动。
上午十点整,由数辆黑色红旗轿车组成的车队,在省委首1长车和市委首1长车的引导下,如一条沉稳的黑龙,缓缓驶入开发区。
陈默和开发区所有班子成员,以及陪同的省市领导,早已在管委会大楼前列队等候。
当车队最中间那辆红旗轿车的车门打开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间停滞了。
一位身形高大、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从车上走了下来。他穿着一件朴素的深色夹克,脸上带着温和而又威严的笑容。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站在最前面的陈默身上。
省委书记上前一步,为他介绍:“这位就是凤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默同志。”
“陈默,我听过你的名字。”微笑着伸出手。
陈默连忙上前,双手握住那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好!欢迎您莅临凤凰市指导工作!”
他的声音沉稳,不卑不亢。
在与对视的刹那,陈默脑海中的社稷沙盘,以前所未有的亮度,轰然点亮。他看到,一股磅礴浩瀚、如渊如海的金色气运,从首长身上散发出来,几乎照亮了整个沙盘。在这片金光之中,他甚至能看到,代表着整个华夏国运的金色巨龙,正盘旋其上,龙吟阵阵。
简单的握手寒暄之后,按照既定流程,陈默开始引导一行,参观“一站式服务中心”。
林晚早已准备就绪,她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用最流利、最自信的语言,介绍着凤凰市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打造出全国顶尖的营商环境。
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但并没有提问。
参观完服务中心,车队再次启动,前往下一个视察点——“盘古”实验室。
所有人都以为,会对这个充满高科技和神秘色彩的地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就在车队即将驶出管委会大院时,忽然指着窗外,对司机说了一句:“停一下。”
车队应声而停。
所有人都愣住了,顺着的目光看去。他指的,不是任何一座崭新的地标建筑,也不是规划整齐的绿化带。
而是在主干道旁,一条毫不起眼的、通往旧生活区的小巷子。
巷口,一个卖烤红薯的老汉,正守着自己的炉子,炉火把他的脸映得通红。一股香甜的焦糊味,顺着风,飘了过来。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转过头,没有看身边的省委书记,也没有看高渐离,而是直接看向了陪同坐在后一排的陈默。
他问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问题。
“陈默同志,”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那个烤红薯的炉子,烧的是煤,还是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