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那只黑夜中的夜莺,红宝石般的眼眸冷冷地凝视着他。信息已经自动销毁,但那句话,像用刀刻一样,留在了陈默的脑海里。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兄为龙头,弟为龙爪。金陵府中,笔墨亦杀人。】
笔墨亦杀人。
陈默将手机揣回兜里,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轻轻划过。他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到了省城那种层级,真刀真枪的冲突反而是最下乘的手段。一份文件,一篇报道,一次会议上的不点名批评,一次看似无心的工作安排,都可能成为置人于死地的利器。
那是没有硝烟,却更加血腥的战场。
他很庆幸,自己最擅长的,恰恰也是用笔墨杀人。
孟怀安的效率,比陈默预想的还要高。这位市委书记显然是铁了心要把他这尊“瘟神”尽快送走,免得夜长梦多。
第二天上午,陈默正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室里,处理一份关于园区绿化带升级的方案,桌上的红色电话就响了。
电话是市委组织部部长亲自打来的。
“陈默同志啊,恭喜恭喜!”部长的声音里充满了热情的笑意,熟稔得仿佛是多年的老友,“省委政研室的借调函,刚刚发到我们部里,指名道姓要你过去,参与全省下一个五年经济发展战略的起草工作。了不得啊!这可是省委核心部门,整个凤凰市,独一份的殊荣!”
陈默握着听筒,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与谦逊:“部长您过奖了,这都是孟书记和市委领导栽培,我只是运气好。”
他能想象得到,电话那头,这位平日里眼高于顶的组织部长,此刻必然是一脸和煦。他头顶的“人情值”,在自己接手那一百五十亿投资后,早已从最初的“10(同事)”变成了“500(敬重)”。
“谦虚了不是?这可是你自己挣来的本事!”部长在电话里又勉励了几句,无非是到了省里要好好表现,不要辜负市委的期望云云,最后才道,“手续我们这边会加急办,你这两天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下周一,就直接去省委政研室报到吧。”
挂掉电话,办公室里一片安静。陈默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那片由自己亲手规划、初具雏形的工业园区,眼神平静。
一切,都按照他剧本里的情节,分毫不差地进行着。
消息很快就在开发区管委会内部传开了。
“听说了吗?陈书记要去省里了!”
“真的假的?咱们这刚起势,书记怎么就走了?”
“什么叫走?那叫高升!省委政研室!听听这名字,那是给省委书记当高参的地方!咱们陈书记这是要一步登天了!”
“也是,凭书记这本事,小小的凤凰市哪儿留得住。百亿美金的投资说拉来就拉来,这都够上中央新闻了!”
办公室里,茶水间,走廊上,到处都是压低了声音的议论。震惊、羡慕、不舍、与有荣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那些曾被陈默一手提拔起来的副手和中层干部们,更是心思各异。
下午,陈默召集了管委会的班子成员,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根据市委的安排,我将赴省委政研室借调学习,为期半年。”陈默坐在主位上,语气平淡地宣布了这个消息。
台下众人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都带着敬佩。
陈默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身上。
【刘建国,对您人情值:3000(知遇之恩),忠诚度:95%】
刘建国,管委会副主任,一个在开发区沉浮多年、有能力有想法却因性格耿直屡受排挤的老实人。在常胜利倒台后,陈默顶住压力,将他提拔到了常务副主任的位置上,并把几个关键项目交给了他。
“我离开期间,管委会的日常工作,由刘建国同志全权主持。”陈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各项工作,要按照我们既定的方针路线,继续推进,尤其是和中东基金的合作项目,不能有半分懈怠。”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建国身上。刘建国本人也是一愣,随即挺直了腰杆,脸上涌起一股激动和感激的潮红。他知道,这是陈默在临走前,为他彻底铺平了道路,树立了权威。
“请陈书记放心,我一定鞠躬尽瘁,守好咱们开发区这份家业!”刘建国站起身,郑重地表态。
陈默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的人虽然要去省城,但开发区这块他亲手打下的根据地,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人手里。
散会后,陈默独自一人驱车,来到了城郊一处不起眼的农家小院。
赵海东早已等在门口,神情紧张得像一只惊弓之鸟。这几天,他吃不好睡不着,总觉得头顶悬着一把随时会掉下来的铡刀。
“书记。”看到陈默,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赶紧迎了上来。
“他怎么样?”陈默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
“都好,吃得下,睡得着,就是不怎么说话,天天盼着您来。”赵海东跟在后面,压低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