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陈默没有去租车,而是坐着吱吱呀呀的公交车,晃悠了近一个小时,才到了榕城西北角的大学城。
相比市中心的流光溢彩,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陈旧而缓慢。高大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路两旁是褪了色的红砖楼,墙壁上爬满了青苔,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书卷和旧时光混合的味道。
【人情账本】中,那点代表着林正德的金光,就在这片区域的最深处,安静地闪烁着。
17号楼。
一栋比周围楼房更显破败的家属楼,楼道里堆满了杂物,光线昏暗,墙皮大片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
陈默走到四楼,找到了401的门。一扇掉漆严重的绿色木门,门上连个猫眼都没有。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抬手,轻轻敲了三下。
咚,咚,咚。
楼道里安静得能听到回音。
门内没有任何动静。
陈默耐着性子,又敲了三下,力道稍重了一些。
这一次,里面终于传来了动静。一阵拖鞋摩擦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然后“咔哒”一声,门锁转动,门被拉开了一条缝。
一只警惕的眼睛,从门缝里探了出来。
那是一张陈默从未见过的,充满“故事”的脸。头发乱得像个鸟窝,胡子拉碴,几乎遮住了半张脸。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眼神里充满了疲惫、警惕,还有一丝被世界抛弃后的神经质。
这就是五星级投资目标,林正德教授。
陈默脑中的账本自动浮现。
【林正德,对您人情值:0】
【对您仇怨值:10(对陌生人的天然警惕)】
【当前状态:极度戒备,精神衰弱,社交意愿为零。】
“你找谁?”林正德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生锈的齿轮在摩擦,门缝开得极小,身体死死挡在后面,仿佛陈默是什么洪水猛兽。
“林教授您好,我叫陈默,是林班长的朋友。”陈默脸上挂着温和无害的笑容。
“我爸?”林正德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审视的目光在陈默身上来回扫视,“他让你来的?我们家没钱,不买保险,不买理财,也不需要任何成功学课程,你可以走了。”
说着,他就要关门。
“等等!”陈默不急不缓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门缝,“我不是来卖东西的。我只是对您之前在《国家能源》期刊上发表的那篇关于‘石墨烯聚合物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的论文,非常感兴趣。”
正要关门的动作,猛地一顿。
林正德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他研究的东西很偏,普通人别说看懂,连名字都念不顺。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论文的标题。
“你看过我的论文?”他的语气里依旧充满了怀疑。
“拜读过三遍。”陈默的表情诚恳,“特别是您提到的,通过‘cVd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三维石墨烯网络,从而大幅提升电子传导率和离子扩散率的构想,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陈默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专业术语。
这些,自然不是他自己研究的,而是昨晚他花了一夜时间,在网上搜集所有关于林正德的公开资料,并结合【人情账本】提供的“技术被窃”信息,硬生生啃下来的。
他赌的就是,对于一个被全世界误解的天才来说,没有什么比“被看懂”更具杀伤力。
果然,林正德眼中的警惕松动了一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审视。他沉默了几秒,把门又拉开了一些。
陈默这才得以看清门内的景象。
那根本不像一个家,更像一个被洗劫过的实验室。客厅里堆满了各种仪器、烧杯、电线和散乱的图纸。沙发上、地上、桌子上,全是书和文献,唯一的空地,散落着几个吃完的泡面桶。
“你到底是谁?你想干什么?”林正-德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敌意削减了不少。
“我叫陈默,在青石镇政府工作。”陈默坦然道,“林班长帮过我,我一直想找机会感谢他。知道您在搞科研,就想来拜访一下。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崇拜和好奇。”
“崇拜?好奇?”林正德自嘲地笑了一声,笑声干涩,“一个失败者的研究,有什么好崇拜的。”
他侧过身,算是默许陈默进来了。
“请进吧,家里乱,没地方坐。”
陈默走进屋子,一股浓烈的、混杂着化学试剂和泡面调料的味道扑面而来。他毫不在意,目光扫过那些散乱的图纸,在一张画着复杂分子式的草稿上停顿了一下。
“林教授,我能问个问题吗?”
“问。”林正德走到一张堆满仪器的桌子前,自顾自地捣鼓起来,头也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