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 > 第95章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

第95章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1 / 2)

门在身后关上,将林正德的疯狂与孤傲,连同那刺鼻的化学试剂味,一并锁在了那栋破败的小楼里。

楼道里空旷的脚步声,像是踩在周卫国的心尖上。他几次张嘴,想问点什么,又都咽了回去,一张饱经风霜的老脸憋得通红。

直到两人走出阴冷的楼道,重新沐浴在阳光下,老班长才终于忍不住,一把拉住陈默的胳膊,声音都带着颤。

“陈科长,你……你刚才那电话,不是哄我儿子的吧?”他看着陈默,眼神里充满了希冀,又怕这希冀是镜花水月,一碰就碎,“那什么‘里’什么‘锣’的,我听不懂,但听着就不是一般东西。三天……能行吗?”

陈默看着老人眼中的忐忑,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背:“老班长,我这个人,不打没把握的仗,更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他的笑容很平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平静之下是何等汹涌的波涛。

他赌的不是秦雪,而是自己对“人情账本”的理解。那上面冰冷的数字,究竟能不能转化为现实世界里,跨越国界、突破壁垒的雷霆手段?

这是对“人情账本”的一次终极考验。

赢了,海阔天空。

输了,他不仅会失去林正德这张王牌,在秦雪那里的信任也将彻底破产,那个一亿的赌约,会成为压垮他的第一块巨石。

……

接下来的三天,对于青石镇来说,风平浪静。

但对于三个人来说,每一秒都是煎熬。

陈默回到了镇上的办公室。他强迫自己处理堆积的文件,批阅扶贫项目的报告,接待来访的村民。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刘镇长依旧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他这个“综合服务与精准扶贫办公室”的主任眼不见为净。

可只有陈默自己知道,他的魂,有一半飘在千里之外的榕城。

他平均每隔半小时,就会下意识地看一眼手机。屏幕漆黑,没有任何消息。

他打开人情账本,秦雪的名字后面,人情值依旧稳定在高位,但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不断闪烁的红色标签:【高压运转】。

他知道,秦雪那边一定遇到了极大的阻碍。他甚至能想象到,那个一向高傲清冷的女人,此刻正动用她所有的资源,在欧洲的商业网络里,为了他的一句话而奔走斡旋。

他帮不上忙。

这种将命运交托于他人之手,只能被动等待的感觉,让他第一次感到了些许焦躁。他习惯了做那个布局者,那个操盘手,而现在,他成了一场更大赌局里,等待开牌的赌客。

第一天,在无尽的等待中过去。

第二天,依旧死寂。

傍晚时分,手机终于震动了一下。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是抢着拿起了手机。

是秦雪发来的短信,只有简短的五个字。

“渠道已打通。”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抱怨,只有一句冷冰冰的结果。

陈默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了两天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丝。他能从这五个字里,读出背后隐藏的惊心动魄。

而另一边,榕城大学后街的废弃化学楼,则彻底成了一座孤岛。

林正德把自己锁在了里面。

周卫国每天提着饭盒来,敲门,喊话,得到的永远是死一样的寂静,或是门内一声不耐烦的咆哮:“滚!”

第二天晚上,周卫国不放心,透过满是污垢的窗户往里瞧,只见儿子像一尊雕像,坐在实验台前,一动不动。他面前,那盏用74号样品点亮的LEd小灯泡,依旧亮着,发出微弱而倔强的光。

那道光,映着他那张看不清表情的脸,也照亮了满地的狼藉。

他不像是在搞科研,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孤独的、绝望的守灵。

他在等。

等一个他自己都不相信会到来的奇迹。

或者说,他在等一场彻彻底底的死心。等那个年轻人食言而肥,等最后一丝虚妄的希望被现实彻底碾碎。到那时,他或许就能平静地接受自己“疯子”和“失败者”的命运。

周卫国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红,蹲在楼道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劣质的卷烟,烟雾缭绕中,这位在战场上都没掉过一滴泪的硬汉,无声地抹了抹眼睛。

第三天,最后的期限。

陈默一大早就开着镇里那辆破旧的桑塔纳,赶往榕城。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他的心却越来越沉。秦雪的短信只说了“渠道打通”,但东西能不能准时到,还是个未知数。

当他再次来到那栋破败的小楼前时,已经是下午三点。

距离林正德给出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两个小时。

楼道里,周卫国像一尊失了魂的雕塑,颓然地坐在台阶上,脚下是散落一地的烟头。看到陈默,他抬起头,眼神空洞,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默的心往下一沉,他走上楼,站在那扇熟悉的铁门前,抬手,敲响。

“咚,咚,咚。”

里面没有回应。

他又敲了一次,加重了力道。

“吱呀——”

门,终于开了一条缝。

林正德的脸出现在门后。仅仅三天,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气神,瘦得脱了相,眼窝深陷,眼神里最后一丝光亮也熄灭了,只剩下死灰般的平静。

“时间到了。”他看着陈默,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你可以走了。”

他没有愤怒,没有嘲讽,甚至没有失望。

哀莫大于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