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利剑出鞘,实名举报(1 / 2)

###第81章

周建斌的手,悬在那个牛皮纸文件袋上方,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细微地颤抖着。

这只手,签过无数文件,握过无数次手,也曾在酒桌上无奈地端起酒杯,唯独此刻,它感觉自己握住的不是一叠纸,而是一柄淬了毒的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保险柜里阴冷的气息,混杂着旧纸张的霉味,丝丝缕缕地钻进他的鼻腔。这味道他很熟悉,是隐忍,是妥协,是这几年来他为自己构筑的那个憋屈的“安全区”的味道。

可今天,这味道变了。

它被一股从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的,灼热、辛辣、带着血腥味的愤怒,彻底冲散。

下午赵立新那张因羞辱而扭曲的脸,那句“看看人家青石镇,再看看你们”,像一根烧红的铁钎,在他脑子里反复搅动。

“你们”?

周建斌的嘴角扯出一个无声的、凄凉的冷笑。

金水河道治理方案,是他周建斌带着人熬了十五个不眠之夜,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

为了一个关键的水文数据,他亲自穿着雨靴,在初春冰冷的河水里站了两个小时。

项目申报成功那天,手下几个年轻人都激动地哭了,他自己也偷偷在办公室里喝了半瓶闷酒。

可到头来,所有的功劳、所有的荣光,都成了赵立新在县里领导面前侃侃而谈的资本,而他周建斌,和那些年轻人,都只是赵立新轻飘飘一句“我的团队”里的背景板,是那个“你们”。

凭什么?

这个念头,在“仇怨转移”的催化下,已经不再是疑问句,而是一个充满了爆炸性力量的惊叹号。

那些被他强行压抑的屈辱,被他用“顾全大局”麻醉的愤怒,此刻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他所有的理智和怯懦。

他不再是那个只求安稳退休的周镇长。

他是一个被逼到悬崖边上,准备奋力一搏的困兽。

周建斌的手,不再颤抖。

他沉稳地,甚至带着一丝近乎神圣的仪式感,取出了那个文件袋。

关上保险柜门的那一刻,“咔哒”一声,仿佛是他与过去那个畏缩的自己,做了最后的切割。

他没有立刻离开办公室,而是坐回椅子上,将文件袋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地,重新审视了一遍。

一份工程分包合同的复印件,承包方是他赵立新的表弟。

几张高档会所的消费发票,时间点都与几个关键项目的审批期高度重合。

还有一支小小的录音笔。

他按下了播放键,赵立新那熟悉的声音立刻从里面传了出来,带着酒后的张狂和不屑。

“……老周那个人,就是头老黄牛,让他干活可以,让他拿主意,他没那个脑子……放心,这事我说了算,合同明天就给你……”

周建斌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办公室里的空气,却仿佛因为这段录音,而降低了好几度。

他关掉录音笔,将所有东西重新装回文件袋,起身,穿上外套,动作不疾不徐。

走到门口时,他看了一眼窗外。

夕阳正浓,将整个镇政府大院染上了一层金红色,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但他知道,明天,金水镇的天,要变了。

……

县纪委大楼,坐落在县委大院的角落,一栋灰色的小楼,不显山不露水,却让整个县城的干部都望而生畏。

周建斌将车停在稍远处的路边,没有立刻下车。他坐在车里,点了一根烟,这是他今天抽的第十根。

烟雾缭绕中,他看着那栋灰色小楼门口悬挂的国徽,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着庄严而冰冷的光。

进去,就没有回头路了。

赵立新的背景,他比谁都清楚。这一步踏出去,如果不能一击致命,那等待自己的,将是狂风暴雨般的报复,自己这辈子,可能就彻底完了。

可如果不进去呢?

难道就继续像条狗一样,被他呼来喝去,看着他踩着自己的心血平步青云,最后还要被他吐一口唾沫,骂一声“老废物”?

烟头烫到了手指,周建斌猛地一哆嗦,回过神来。

他将烟头狠狠地摁灭在车载烟灰缸里,眼神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随着那缕青烟一同熄灭。

去他妈的!

老子不忍了!

他推开车门,拿起副驾上的文件袋,大步流星地,走向那栋灰色的小楼。

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看到周建斌,愣了一下,显然是认识这位金水镇的镇长。

“周镇长?您这是……”

“我找你们领导,有重要情况,实名举报。”周建斌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年轻人的脸色瞬间变了,他不敢怠慢,立刻拨通了内线电话。

几分钟后,周建斌被带进了一间约谈室。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忠诚、干净、担当”六个大字,气氛肃穆得让人喘不过气。

接待他的是县纪委的一位副书记,姓孟,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得像鹰。

“建斌同志,请坐。”孟书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周建斌没有坐,他径直走到桌前,将那个牛皮纸文件袋,放在了孟书记面前。

“孟书记,我,金水镇镇长周建斌,实名举报金水镇赵立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生活作风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