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釜底抽薪我添柴(1 / 2)

夜色如墨,将青石镇包裹得严严实实。

陈默办公室的灯,是镇政府大院里最后一盏熄灭的。他没有回家,而是一个人踱步走到镇政府后的小河边,晚风带着水汽,吹在脸上有些凉,却让他因那条红色警报而有些发热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

【警报!检测到高位人情网络正在对您进行‘风险评估’与‘压力测试’。】

【触发事件:刘镇长已向县委组织部提交‘关于增补一名青石镇副镇长人选的紧急报告’。】

账本上的红字,像一根扎在眼里的刺。

好一个刘镇长,好一招釜底抽薪。

陈默很清楚,这招棋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分权”,而在于“制衡”和“归属”。王德贵倒台后,他陈默接管了农业和扶贫,风头无两,在镇里俨然成了事实上的二号人物。但他的根基太浅,威望来自于项目和民心,而非组织任命。

刘镇长这一手,就是要空降一个名正言顺的副镇长,一个他自己的人。这个人来了,农业和扶贫这块肥肉,陈默还能不能攥得这么紧,就不好说了。更重要的是,刘镇长在用这一手告诉所有人,尤其是告诉陈默:青石镇,谁说了算。

河水倒映着疏星,陈默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他知道,自己不能争。以他目前的资历和身份,去争这个副镇长的位置,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让自己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成为刘镇长第一个要拍死的出头鸟。

不争,不代表要认。

棋盘上,不能主动当棋手,那就想办法,换掉对方准备落下的那枚棋子。

陈默的意识沉入脑海,人情网络图谱缓缓展开。他像一个顶级的基金经理,审视着自己的投资组合。目光掠过那些已经建立联系的节点,最终,停留在一个略显黯淡,却标注着惊人回报率的名字上。

【人情投资对象:黄建国。】

【当前职位:青石镇资料室管理员。】

【潜力评估:未来县委办公室主任。】

【预计回报率:3000%。】

就是他了。

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刘镇长想派个心腹下来摘桃子,那我就给你竖一个谁也挑不出毛病的“老实人”上去。

一个在镇里待了半辈子,业务精熟,为人低调,不拉帮不结派,被所有人忽视的老黄牛。这样的人,谁能反对?谁敢反对?

可问题是,怎么让所有人都看到这头“老黄牛”的价值?怎么让刘镇长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颗不属于他的棋子?

必须创造一个机会,一个只有黄建国才能解决的难题。

陈默的目光,从黄建国的节点,缓缓移动到了另一条刚刚并入他网络图谱的金色债权上。

【人情债权人:赵大海(红星砖厂老板)。】

【欠款事由:继承自王德贵,违规审批采砂用地。】

【人情价值:650。】

一个完美的杠杆。

第二天一早,陈默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办公室,而是开着镇里那辆半旧的普桑,直接去了镇西的红星砖厂。

砖厂里乌烟瘴气,巨大的烟囱冒着灰黄色的浓烟,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老板赵大海是个光头胖子,脖子上戴着一根小拇指粗的金链子,见到陈默亲自上门,脸上堆满了又惊又疑的笑容,连忙把人请进了他那间跟厂区环境格格不入的豪华办公室。

“哎哟,陈助理!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可是稀客啊!”赵大海亲自泡上好茶,姿态放得极低。

王德贵倒台那天,他也在场,亲眼目睹了陈默的手段。这个年轻人,看着和和气气,下手却比谁都狠。

“赵老板客气了。”陈默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却没有喝,开门见山,“今天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跟赵老板聊聊秦雪女士的服装厂项目。”

赵大海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笑容不变:“陈助理您说,我听着。”

“服装厂项目,是咱们镇未来的头等大事。县里市里都盯着。这个项目一旦落地,光是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就需要海量的砖石水泥。赵老板,这是你的大生意啊。”

“是是是,多亏了政府领导有方,我这小厂子也能跟着喝口汤。”赵大海连声应道。

陈默放下茶杯,声音陡然转冷:“汤能不能喝到,喝到嘴里是热的还是凉的,可就不好说了。”